
都说客户是上帝,但在银行一切都反了……

昨晚,山东生活帮也就重症病人躺在救护车里、吸着氧气到银行办理挂失手续一事展开讨论,大多数人是谴责银行没有人性的,在人民网上也看到了老人在救护车内的照片,很气愤。
银行一向是为富人提供优质服务的,那才是他们真正的上帝,至于诸如上面谈到的急切地取出九千元来救命的小客户,只是他们不得不服务的小客户而已。
为客户,在业务上与银行打过交道,个人更是割不断与银行的联系。当有投资者需要开户时,诸多银行为了争取到一个好客户真是不择手段,甚至于可以跑到投资商总 部去活动。有的银行不仅开设了VIP窗口,有的还在大厅设置了VIP客户洽谈室,奉若上宾,前不久,看到引起一部分议论的一件事,一个小储户在排队取钱时 急于上厕所,因银行不提供卫生间,不得不跑到很远的地方解决完内急后再重新排队,难道银行没钱没空间来为顾客设置一个小公厕吗?当然不是,是不想,是觉得 没必要。
不说银行了,就说说制度的刚性与人性。
在中国,有句老话,说是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似乎这就阐明的制度是刚性的,执行时可以人性化。从另一方面讲,也正是因为人是活的,所以有了走后门之风的盛行。所以说,所谓人性,只是给那些有能力搞特殊的人一个借口,所谓刚性,是用来管理普通人的。
如果是市长的父母大人重病在床,银行也会这样要求老人躺在救护车里按几个手印来完成挂失手续吗?不太可能吧。如果是一个重要的大客户的亲人遇上这种事儿,可能也不会如此冷血地处理吧。
几个月前,还有收费站因刚性执行所谓的制度,导致病人死亡的事件,再次为某些人的冷血感到耸然。
一 直在呼吁刚性制度,人性执行为好,刚性制度彰显人性关怀,只是某些关怀都体现到了与领导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人身上,那些刚性都体现到了没权没势未关系的人身 上,这又让人为所谓的刚性与人性扼腕,银行也是企业,而且不算是强势部门了,如果让你听到那些强势部门发生的一些事儿,某些制度只是他们玩弄权术的道具, 刚性与人性只是他们的变脸。
有权有势好办事,无权无事者就是被挡在制度之外的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