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浙江规定6种交通肇事罪不适用缓刑 包括醉驾飙车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杭州网  2009-08-27 11:45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浙江省高院出台统一意见:

  醉驾、飚车、斑马线上致人死亡等6种交通肇事罪将一律不适用缓刑

  这是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第2136次会议讨论通过的一次司法审判意见。以新闻发布会的主角,省高院刑事审判庭三庭庭长丁卫强的话来说,这是在司法审判程面,要加大对恶性交通肇事案件的处罚力度。

  根据最新通过的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今后的交通肇事案件中,有11种情形被列举为“不适用缓刑”,其中包括醉驾、飚车、斑马线致人死亡等6种情形,被界定为“一律不适用缓刑”。

  这份落款日期为2009年8月21日的司法意见,已经在全省的法院系统发挥作用。

  11种交通肇事行为将“不适用缓刑”

  其中6种“一律不适用缓刑”

  在昨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丁卫强首先介绍了出台这项司法意见的背景:浙江省近年来每年因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达6000多人,交通肇事刑事案件4500余件,居刑事案件前四位。仅仅是今年上半年,杭州市因酒后驾车被拘留的有513人,其中醉酒驾驶的有312人。

  丁卫强说,由于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在之前的司法实践中,70%以上的案件被法院判处缓刑,有的法院多达90%以上。这次出台司法意见,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缓刑适用的过多过滥。

  根据昨天向媒体公布的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省高院规定,对醉酒驾驶机动车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有处于追逐取乐、竞技、寻求刺激等动机,在道路上超速行驶50%以上的;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后逃逸的;斑马线致行人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等6种情形,今后将一律不适用缓刑。

  同时省高院还规定,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或者无照驾驶机动车,或者明知是无牌证或已报废的机动车、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非法改装的机动车而驾驶,或严重超载等,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等情形,一般不适用缓刑。

  另外,曾因违反交通安全法律被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受过行政拘留或以上处罚或曾因此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或交通肇事后让人顶替者等5种情形,一般也不适用缓刑。

  交通肇事报警是义务不能认定是自首

  加强司法救助和民事赔偿执行力度,防止“以钱抵刑”

  在这份司法意见上,除了明确“不适用缓刑”之外,主要内容还明确了交通肇事后报警不能认定为自首,以及对交通肇事罪加强民事赔偿的执行力度,防止以钱代刑作出了说明。

  意见表示,交通肇事后报警并保护事故现场,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被告人交通肇事后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不能认定为自首。

  另外,意见还明确规定对民事赔偿积极,取得被害人或者被害人亲属谅解的,一般应在量刑时有所体现,酌情给予从轻处罚,对后果不是特别严重,符合适用缓刑条件的可以适用缓刑,但要防止“以钱抵刑”的负面影响,对犯罪情节恶劣、影响极坏、造成后果特别严重的被告人,从轻幅度要小,甚至可以不予从轻处罚。但对于基本未赔偿的,或者隐匿财产逃避赔偿的,则要酌情从重处罚。

  省高院强调,为了保护被害人或其亲属的利益,要加强民事赔偿执行力度,并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被害人或者被害人亲属给予司法救助。

 
 编辑:陈晨 来源:杭州网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