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敢街头。

果敢地区统一使用汉字。
8月7日,缅甸军方以果敢枪械修理厂制造毒品为由,派出30名警察欲强搜该厂,随后缅军、果敢同盟军处于对峙状态,8日至12日,近万名果敢难民(包括中国人及缅甸边民)越过国境线奔入中国云南南伞躲避……
事件:双方军队8日起冲突
随着缅甸政府军向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增派军队以及果敢政府领导层内部冲突的加剧,刚刚平静的当地局势再次紧张起来。8月8日,缅甸政府军曾与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发生对峙事件。
8月7日,缅甸军方以果敢枪械修理厂制造毒品为由,派出30名警察欲搜查该厂,遭到拒绝。8月8日,缅甸军政府向果敢调派军队,与果敢特区政府主席彭家声领导的果敢同盟军形成对峙。在各方协调下,局面有所缓和。
设在泰国的“伊洛瓦底”新闻网25日称,22日,掸邦警察传唤彭家声及其弟彭家富,但他们没有去。23日,100多缅甸军人突袭彭家声在果敢主要城镇老街的家,但彭家声逃脱。24日,缅甸军队下令果敢军队退出同盟军,加入受政府控制的边防军,被果敢同盟军拒绝,双方再次对峙。25日,1000多名政府军乘坐多辆汽车进入老街,许多居民和商人担心爆发冲突,再次向中国边界一带逃离。
同样设在泰国的《掸邦先驱报》称,果敢同盟军内部近来爆发内斗,同盟军副司令白所成等人投靠缅甸政府军,希望推翻彭家声。报道说,分析人士表示,缅甸政府军希望看到果敢内部冲突扩大,进而从中浑水摸鱼,趁机占领这一地区。
影响:果敢主席寻求避难
据悉,8日至12日,近万名果敢难民(包括中国人及缅甸边民)越过国境线奔入南伞躲避。
与果敢做了20多年生意的百货批发老板段中和回忆说:“很多人从8日开始拥进来,11日晚上最乱最多,果敢国境线上密密麻麻全是人;那天果敢自治区主席彭家声自己觉得缅政府要动他了,要求跑到中国避难并且做好开战准备。”
段中和不少在果敢做生意的朋友都把首饰、手机、摩托车等商品甚至店铺贱价卖了跑到南伞,可谓血本无归;果敢首府老街很快就人去屋空、大门紧闭;11日晚,守在边境期待出关的果敢人、中国人的队列整整绵延9公里。
“这两天每天都会有果敢人跑到南伞来,后来中国政府的工作做得非常到位,成立了前线指挥部,建立了难民营,很多人就从南伞回内地了,绝大部分果敢人也被劝回去了。”
缅甸果敢特区政府稽查处处长鲁正江告诉记者,在果敢做生意、打工的南伞人、内地人多达数万人,老街店铺90%以上由中国人投资。对峙事件影响巨大,眼下果敢老街店面顶多恢复了30%,大多数中国商人都走了。
原因:缅甸欲收编果敢军队
路透社8月27日报道说,由于缅甸政府军和果敢军之间发生对峙事件,造成当地局势异常紧张。而造成对峙冲突的真正原因是,缅甸军方向果敢军施压,以缓和他们对即将在2010年进行的缅甸大选的威胁。
果敢军曾与缅甸政府军发生激战,但双方已经停火了20年。果敢军通过新成立的“缅甸和平和民主阵线联盟”发表声明称,缅甸政府军正在向他们施压,要求他们在2010年缅甸大选前,加入由政府控制的边境安全部队,以此避免他们对大选造成影响。
有报道说,这是20年来,缅甸政府军与果敢军的第一次对峙。许多当地组织认为,缅甸统治集团似乎正试图中和他们的威胁,将果敢军并入听从仰光政权命令的政府军中。
本组稿件据《环球时报》《重庆晚报》
新闻观察
政府军-同盟军
长期对峙
中缅边贸经常受缅甸国内冲突影响。据当地人的回忆,上世纪90年代就发生过三次较小规模的难民潮,一批果敢人、中国人纷纷奔入南伞躲避可能爆发的冲突,边贸一时吃紧。
东南亚问题专家、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贺圣达进而分析,由于缅甸是军人执政的国家,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政策也比较多变;果敢的民族地方武装又经常受到缅政府军的不断挤压,加之经济上受到暗中封锁等,诸多因素严重制约着双边的边境贸易和整个口岸经济的发展。
贺圣达认为,“8·8事件”提醒中国,缅甸局势绝不可能就此彻底平息,一方面,收编特区武装组织将是缅甸政府的长期国策,而缅甸特区仍要极力维护自身利益,因此双方的博弈将是复杂的、长期的,这对边境贸易提出了较大考验。
背景资料
华人特色浓厚的
果敢特区
果敢原本在清朝以前属于中国,被英国入侵后划入缅甸,后成为缅甸共产党的控制区,通过与缅甸中央进行停火谈判后,果敢特区拥有高度的自治权,自行管理内部事务并拥有自己的军队。彭家声就是果敢特区的领导人,拥有果敢同盟军和政务最高权力。果敢10多万人的生活必需品和建筑建材全靠从中国进口。由彭家声领导的果敢似乎与中国内地没什么两样:使用人民币,学校教的是云南汉话,手机是中国移动号码,座机也是云南区号,法律也完全照搬中国……走在果敢老街街头,当地居民90%以上是中国人,而“果敢族”亦是缅甸的中国汉族,可谓与中国唇齿相依、血脉相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