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广州站成“伤心地” 留守儿童返乡隔车痛哭(图)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广州日报  2009-08-30 17:55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要爸爸……”8月28日10时50分,广州至重庆北的火车慢慢起动,7岁的明明隔着玻璃窗,撕心裂肺地喊着。

  10时30分,广州至西安的列车还未出发,窗外,许多父母一遍遍嘱咐着孩子。

  列车缓缓离站,一位母亲失声痛哭。

  广州日报8月30日报道 广州火车站目前日均发送旅客11万人次,返乡儿童成主力军。往重庆、四川等方向的列车上,有一半数都是返乡儿童。前天下午,仅一趟至万州的1008次列车上就有1000名孩子。

  候车室、检票闸、站台、车厢……无论送到哪里,无论怎样不舍,他们都要挥手说再见。上午10时多,老朱一手抱着3岁的儿子,一手提着行李,费劲挤上站台,发现还是迟到了几分钟,列车已经开走。老朱却将车票改签到下午。这样一来,他又多出三个小时和孩子在一起。

  再不回去 就没人管教

  老朱不到40岁,家在韶关坪石,只要从广州坐上3个多小时的火车,到韶关再倒两次汽车就行。即使如此,他也是只有过年的10天假才能回去,加上暑假孩子来广州的半个多月,一年父子团聚也不超过一个月时间。有了小儿子后,他每周至少要打两三次电话回家,就是为听听儿子的声音。

  老朱在佛山南海的一家药厂里做杂工,每月能拿到手的工资也就900多元。妻子照顾三个孩子在老家上学,种着三四亩田,老父亲在村里开了一个猪肉档,老人还要经常贴补儿子家。

  “我爸今年几次打电话叫我回去。”老朱打定主意回韶关老家,挣钱少还在其次,他还是放心不下孩子。“老二今年8岁,刚要上一年级,成绩很差,学前班就读了两年。”9月1日新学期就要开学,他要再不回去,就没人管教。“挣再多的钱还不是为了孩子!”

  儿子毕业父母就回家

  湖北少年张松从刚上初一时,就一个人坐火车,从湖北黄冈到广东珠海,一年一趟,他对这条线路已经稔熟于心。不但路走得多,他听粤语也不成问题。这个暑假,18岁的他带着6岁的弟弟,两人又来珠海看父母。

  张松的父母来广东已将近10年,到过佛山、深圳谋生,目前落脚珠海,在市场边经营着一个早餐铺。张松在黄冈一家技校读机电专业,还有两年才毕业,弟弟张伟在老家刚上小学。爸妈平时直接把钱寄给爷爷,家里由爷爷操持。即使过年,爸妈也不一定回家。

  以前来这里,他都是帮父母打点铺子,这次刚到珠海,他就走上街头瞄准了招聘广告。他说,要赚点学费。张松很快被招进一家生产清洁钢丝球的小工厂,每天在粉尘车间中工作10小时。除了周末,他每日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其实并不多。两个月他一共挣了2000多元。

  谈起毕业后的工作,张松想找一个和机电专业沾边的岗位,他更愿意留在黄冈或武汉,不愿意南下。父母也向他提起过,等供他读完书,就撤回黄冈,一家团聚。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作者:石善伟海国实习生刘雷)

 
 编辑:李斌 来源:广州日报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