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中小学报名第一天,精明的商家们抓住开学商机,掀起一股针对学生的消费浪潮。一些商超匡算,一个星期以来,学习用品等与学生有关的商品,销量增长五成以上。
校旁商店 一小时卖300张书皮
“五张,七块五。”昨日上午10时30分许,在大学南路小学旁边的一家商店门口,家长张闻天正在给上一年级的儿子买包课本的书皮,和他一样,旁边就有5个家长在挑书皮。一个经营者说,一小时就卖出了300张左右,是平时生意的五六倍。同样,该校旁边的一些经营文具的商店里,孩子、家长也很多。
就连旁边一家缝纫店也火了一把。“给孩子的被褥上绣上名字。”家长侯先生说,孩子今年6岁,上午刚报完名,由于领到的被褥颜色一样,他来这里给被套、被单、枕巾都绣上名字,“三个共9块”。“学生回校了,我的小饭桌也要开张了。”昨日中午时分,在含光路附近一位市民家里,主人李福正在做着准备。
大型超市 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捆绑卖
不仅是小学生,大学生更是“开学经济”的主力军。据西安一些大型超市表示,与平时销量相比,学习用品平均增长约五成以上。
昨日下午,在沃尔玛、华润万家、人人乐等超市,不少提前到校的大学生都在兴致勃勃地挑选各种各样的用品。据悉,从本月20日左右开始,一些超市就推出与开学有关的各类促销让利活动。
箱包、化妆品、脸盆、毛巾等日常用品,只要是学生用得到的,都被商家摆在了店内显眼的位置。在沃尔玛记者看到,书包价格也在50元至280元不等,吸引了不少大学生前来购买。据工作人员介绍,与以前相比,价格下降了15%%左右。
沃尔玛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星期来,铅笔、本子、书包等不同类别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销量比平时都有增长,平均增长约五成,其中书包仅一个店一周就卖出了上万元。而华润万家统计显示,与去年相比,学习用品销量平均上涨约52%%,其中本子销量增加到110%%。
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个别小超市将行李箱、脸盆、毛巾捆绑销售。东大街一家书店也将历史、地理课本和地图册捆绑销售。
专家提醒“开学经济”别变成“攀比经济”
“已花了5000多元了,仅电脑就花了3500多元。”昨日,在商场购物的王希玲说,女儿第一次出远门去浙江上大学,电脑、手机、MP4等都不能少。
王希玲说,到学校后,学费、住宿费等就需要花费7000元左右,另外还要给女儿留上2000元左右的生活费用。“女儿考上大学是高兴事,但支出也是一大笔。”她说。昨日下午,在一些大商场,电脑、MP3、MP4、数码相机柜台前的顾客很多。据工作人员介绍,进入8月下旬,电子类产品平均增长约两成,主要是学生购买。
上学是否要购买电脑等大件消费品?对此,家长们的观点各不同。“该买的还是要买,像电脑可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王希玲说。家住青松路的家长吴浩认为,电脑等大多数情况下都被学生用来打游戏、听歌、看电影了,这样反而会影响学习。
西安财税咨询师陈廉认为,对待“开学经济”,家长要理性消费,这样既可避免不必要的负担,同时,还能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否则将变成“攀比经济”、“浪费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