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月来,南二环双向、外侧车道与中间车道间设立起70厘米高的隔离护栏,过往司机褒贬不一。
赞同者:设置后 乱变道现象减少
出租车司机王新兵等人对车辆乱变道现象颇为烦心。在赞成加装隔离护栏的司机看来,南二环全段与多条道路相交,车辆进出频繁,“这是影响行驶速度的重要原因之一”,王新兵分析,进入的车要从最外侧限速每小时50公路的车道并道进入限速每小时70公里的内道,往往直接由外侧突然减速,连续并道,“肯定造成快车道的车辆减速,还容易造成事故。”下南二环的车辆同样,也要由内侧车道减速并道至外侧车道,同理也会放慢后车的行驶速度。但在加装了隔离护栏后,不论上二环还是下二环的车辆,都必须提前进入被隔离的外侧车道。“这样就把直行和右转的车分开了,直行车能开得更顺。”王新兵说。
王新兵的观点在一些开车较谨慎、变道较少的女性司机那里,也得到了认同。
反对者:三车道变两车道 道路更堵
但在反对的市民看来,南二环双向本是各有三条车道,拥堵时,司机变道的选择范围较大,“但设置隔离栏后,调节通行的三条车道变成两条。”市民刘辉说,例如,原先中间车道发生事故,司机可以选择左右改道行驶,但现在只有向左改道,“遇到交通高峰,拥堵状况更易发生。”
本报多次接到线索,反映因隔离护栏较低,且夜间反光标志不明显,导致司机在并道、超车或下桥时,容易撞上隔离栏。
市民苗佳还提到,一些原本可上桥的入口被隔离护栏封闭,只能由桥下行驶,“比如永松路进入南二环的入口被封,我只能走桥下直行到长安路立交”。他说,其间要等两次红灯,反而增加了通行时间。
专家观点
隔离栏起点处增设标示引导
对于南二环增加隔离护栏的变化,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畅通工程专家组专家严宝杰表示,交管部门分流快慢车辆,分流进出二环车辆的初衷是好的,具体实施还有改进之处。
严宝杰认为,“哪条路口进出二环的车多,可以加装以实验,而少的路口不装。整条路一下子都装,并不合适。事前应广泛宣传,让司机有心理准备。”
严宝杰分析,有些路段隔离栏过长要缩短,同时,隔离栏安装后,道路的标示、标线应及时增加,尤其在隔离栏起点处增设标示引导,以免造成司机选择路线错误,走了冤枉路。而设置高度也要利于司机观察,“防止混乱和次生事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