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长安区千亩农田遭野猪侵扰 村民敲脸盆放鞭炮驱赶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09-09-04 02:55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为防野猪,村民在玉米地里绑上绳子,但还是没逃过野猪的糟蹋 本报记者 王警 摄

  这段时间每当夜幕降临,西安市长安区境内的秦岭山下就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村民们要么手持木棍脸盆敲打得“嘭嘭”作响;要么点燃鞭炮炸得噼里啪啦;要么在地头扎起草人搭起棚子。

  但即将要成熟的玉米却并未减少被破坏。“什么法子都想了,野猪却依旧糟蹋庄稼,怎么办啊?”9月1日,该区引镇街道办胡刘村村民刘振举一脸无奈,“我们估计每天冲下山的野猪有七八十头。”

  村民敲脸盆排成队驱野猪

  胡刘村地处秦岭山脉下,这里玉米地一眼望不到头,由于今年雨水充沛玉米长势格外喜人,秋收在望。9月1日中午12时许,记者走进庄稼地,只见路边一株株玉米秆上绑满了布条,在一些地头还搭起了棚子或扎起草人。“地里大片玉米被野猪糟蹋了,玉米刚出完花快要成熟,太可惜了。”村民刘振举说,自上月中旬起村民们就发现,有野猪曾闯进田间,这段时间野猪越来越多。

  农田里玉米秆和被啃过的玉米棒子随地可见,地上印着野猪大大小小的脚印。

  村民说,这段时间他们每晚都要来地里驱赶野猪,夜深人静时,就拿着脸盆和木棍沿地头敲打,但仍有野猪糟蹋庄稼。狭窄的小道上,长龙似的排满了驱赶野猪的队伍。

  村民王学让说:“除敲打脸盆,村民们还在田间点起篝火放起鞭炮,有这些响动时野猪都不会下山,但到了凌晨时,村民相继回家后野猪又会出动。第二天天刚亮就见到庄稼被再次糟蹋。”

  几十头野猪侵扰千亩农田

  村民们说:“光我们村受侵扰的农田就有上千亩,而且村子还与附近的小峪口、大峪及蓝田县的村子连盘种地,这些农田也都在秦岭山下,不时会受到野猪侵扰。”王学让说,以前山里住着村民,山上的野猪几乎不下山寻吃的,这些年山里的人搬下来后野猪也扑下山。有户村民的庄稼被糟蹋得太厉害了,无奈之下,将整片玉米地都翻成了“白地”。

  由于时常会受到野猪侵扰,目前,这一带的村民再也不种红薯、土豆等生长于地下的农作物。“最近正逢野猪繁殖期,来地里糟蹋庄稼的还有野猪仔。”村民通过留在农田里的印痕分析说,大野猪每次都要带群小野猪,野猪一般每次能产下约10头小仔,根据农田被糟蹋的程度,估计至少有七八十头大大小小的野猪下山。

  9月1日下午,引镇街办一高姓副主任说:“遇到这种情况,村民们首先应坚持按传统的方式做好对野猪的惊吓和驱赶。今年区林业局成立了专门的狩猎队,村民们若及时逐级上报有关情况,如若符合条件并经批准,还可以捕杀。”

  这名负责人说,他们将安派有关人员到胡刘村实地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作出下一步的安排。 本报记者 刘俊锋

 
 编辑:梁铮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