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防野猪,村民在玉米地里绑上绳子,但还是没逃过野猪的糟蹋 本报记者 王警 摄
这段时间每当夜幕降临,西安市长安区境内的秦岭山下就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村民们要么手持木棍脸盆敲打得“嘭嘭”作响;要么点燃鞭炮炸得噼里啪啦;要么在地头扎起草人搭起棚子。
但即将要成熟的玉米却并未减少被破坏。“什么法子都想了,野猪却依旧糟蹋庄稼,怎么办啊?”9月1日,该区引镇街道办胡刘村村民刘振举一脸无奈,“我们估计每天冲下山的野猪有七八十头。”
村民敲脸盆排成队驱野猪
胡刘村地处秦岭山脉下,这里玉米地一眼望不到头,由于今年雨水充沛玉米长势格外喜人,秋收在望。9月1日中午12时许,记者走进庄稼地,只见路边一株株玉米秆上绑满了布条,在一些地头还搭起了棚子或扎起草人。“地里大片玉米被野猪糟蹋了,玉米刚出完花快要成熟,太可惜了。”村民刘振举说,自上月中旬起村民们就发现,有野猪曾闯进田间,这段时间野猪越来越多。
农田里玉米秆和被啃过的玉米棒子随地可见,地上印着野猪大大小小的脚印。
村民说,这段时间他们每晚都要来地里驱赶野猪,夜深人静时,就拿着脸盆和木棍沿地头敲打,但仍有野猪糟蹋庄稼。狭窄的小道上,长龙似的排满了驱赶野猪的队伍。
村民王学让说:“除敲打脸盆,村民们还在田间点起篝火放起鞭炮,有这些响动时野猪都不会下山,但到了凌晨时,村民相继回家后野猪又会出动。第二天天刚亮就见到庄稼被再次糟蹋。”
几十头野猪侵扰千亩农田
村民们说:“光我们村受侵扰的农田就有上千亩,而且村子还与附近的小峪口、大峪及蓝田县的村子连盘种地,这些农田也都在秦岭山下,不时会受到野猪侵扰。”王学让说,以前山里住着村民,山上的野猪几乎不下山寻吃的,这些年山里的人搬下来后野猪也扑下山。有户村民的庄稼被糟蹋得太厉害了,无奈之下,将整片玉米地都翻成了“白地”。
由于时常会受到野猪侵扰,目前,这一带的村民再也不种红薯、土豆等生长于地下的农作物。“最近正逢野猪繁殖期,来地里糟蹋庄稼的还有野猪仔。”村民通过留在农田里的印痕分析说,大野猪每次都要带群小野猪,野猪一般每次能产下约10头小仔,根据农田被糟蹋的程度,估计至少有七八十头大大小小的野猪下山。
9月1日下午,引镇街办一高姓副主任说:“遇到这种情况,村民们首先应坚持按传统的方式做好对野猪的惊吓和驱赶。今年区林业局成立了专门的狩猎队,村民们若及时逐级上报有关情况,如若符合条件并经批准,还可以捕杀。”
这名负责人说,他们将安派有关人员到胡刘村实地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作出下一步的安排。 本报记者 刘俊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