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宜墨) 陈格霞做梦也没有想到,时隔7年再次见到自己的女儿,竟然是在当天报纸的图片中,女儿不但被贩卖到山沟里,还生下了一个孩子。


蒋养权承受不了压力想找到妻子的娘家人 本报记者 董国梁 摄
回顾:蓝田村民买媳妇不知犯法 日子难熬想给她找到娘家
走失前病情要比现在好很多
无意中翻开报纸,岐山机械厂锻工车间工人陈格霞一下子瘫倒在沙发上。熟悉的眉眼,委屈
的神情,女儿坐在一个破旧的家中,背后是一个眼泪汪汪、认为自己被拖垮了的男子。“他有什么资格哭?”陈格霞在电话中情绪失控,“我女儿咋能成这样?”她说,当时女儿是会写字的,怎么可能连妈妈的名字都不会写了呢?详细询问了女儿目前的精神状况,陈格霞连声说“更糟了,更糟了”。她觉得这一切都与蒋养权有关,不能原谅他。
1986年,她的女儿杨青一生下来就有轻度的智力障碍,从小在幼儿园里不说不闹,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呆在角落。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孩子读小学,智力发育滞后的女儿,一直就是孩子们欺负的对象,五年级时有一次和同班女生发生冲突,女儿的情况就开始变差了,随后便辍学在家。
后来,陈格霞不止一次带着女儿到西安治病,当时她们去过第四军医大学好几次,医生给出的诊断都是“智力障碍,需加强训练”。2002年10月的一天,丈夫杨文龙再次带孩子来到西安,上个厕所的工夫,16岁的女儿就不见了。
陈格霞还说,女儿走失前的病情要比现在好很多。
怕情绪失控 请民警陪同认领
昨日,这个母亲在电话中声泪俱下,她说女儿走丢后,她天天以写日记来排解想念,每天哭到半夜,也曾发疯似的拨打114,查询救助站、火车站,询问孩子可能的下落。后来又为了获取更多信息,学会了上网,但令人遗憾的是,她一次也没有将寻亲启事发布到网上。
而所有这些事情,夫妻俩都是瞒着单位同事和朋友来做的。“当时我也有了个健康的儿子,就谎称女儿被送去了乡下大姐家里。”这个做母亲的,说不清楚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报警,只是不断地重复着:“每家都有每家的苦衷,我不愿因为丢孩子被人看轻……”
毕竟骨肉连心,陈格霞决定今日到六郎关村接走女儿。对于就要见到7年未曾相聚的女儿,陈格霞用“手脚发麻”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我带几个人够?我不知道我在他们家会不会情绪失控,最好让警察一起去。”对于现场可能发生的状况,陈格霞做了许多设想,而女儿生了个小孩的事,这对父母暂时不愿细说。
看到报纸,蓝田县公安局打拐办和城关派出所民警昨日也来到了蒋家。蒋养权说,他把家里的情况,全部都给警察如实说了。急切找到媳妇娘家的心思让他无暇顾及目前的状况,更不知道娘家人声称一定要追究他的法律责任。
民警说,他们会派人全程陪同,以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