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文学把“30省作协主席小说竞赛”改作“巡展”后,仍有名次高低之分。这场网络作家秀本来已经没什么人关注,这下可好,活生生丢人现眼。据近日公布的结果,吉林省作协主席张笑天凭《沉沦与觉醒》获得一等奖。一年时间过去了,这部作品的点击量不过240多万,其他参赛作品的点击量,平均下来也才10多万。
懒得去问这是页面点击还是独立IP点击量,想必是前者吧。如果是这样,这部作品的关注度实在可怜。200多万页面点击量是什么概念?去看新浪博客就知道了,有的博文动辄上百万的点击。同样在起点中文网,排前50名的网络小说起码也有上千万点击。拿点击量衡量,这些作协主席们在网上根本就谈不上多大影响力。
看来盛大文学还是比较诚实的,没有为了作协主席的颜面而在点击量上做文章。网站修改统计数据,还不是家常便饭嘛。但也因为这样,可把这些传统作家给害苦了。不参加这个竞赛,他们还可以摆出高姿态,以纯文学、严肃文学为自我标榜,不拿网络文学当回事。放到一个平台上,也就难免露了馅。点击量虽然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但至少可以看出这些传统作家距离时代,距离大众有多远。
这么说可能还有点不准确。一定会有人讲,网民不能代表大众,况且在网上看小说的都是些小屁孩。好吧,姑且承认这是一个事实。这岂不也说明,传统作家在写作手法上和网络写作具有极大差别,传统写作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年轻人的阅读口味。如此的话,传统作家们是不是也该萌生一点危机意识?当然,这话是对那些认为写作应当面向大众的作家说的。对此不屑一顾,或者想象自己将和50年以后的读者邂逅的那些作家,大可以钻进象牙塔,不闻不问窗外事。
话又说回来,作协主席们乐于参加这场竞赛或巡展,表明他们还是很愿意接近年轻读者,向大众和市场靠拢的。既然如此,所谓的传统写作或网络写作之分到了这里统统不算数了。在这里,判断你的作品标准的,就只能是读者的认可程度。那么,一个事实也就很清楚了———作协主席的作品到了网上,在读者心中也只能排个末座。网络阅读更讲究故事性、趣味性和通俗性,从这也不难看出,那些参赛作品的写作技巧和讲故事的能力是多么的贫乏。
一等奖作品《沉沦与觉醒》这个书名起得多好,简直戳穿了严肃文学的当代命运。实际上,所谓严肃文学历来都十分强调为大众服务。这一点,可以在那些正统文学理论里找到证据。而现在的情形是,严肃文学动不动就端着权威、主流的臭架子,对通俗文学嗤之以鼻,远离现实生活。还有的,比如这次参加网络竞赛的某些个作家,或不免抱着两头讨好的心理,既瞧不起网络文学,又摆出一副亲民的姿态,想从中捞点好处。这从上回韩寒和某作协副主席的掐架,也可以看出一二。
可这世界上哪里有这般便宜的好事啊。所以,与其说这些作品遭遇网络冷遇,还不如说这是网友在对严肃文学(作家)说不。这回,“养尊处优”的作协主席们,还真的是热脸贴上了冷屁股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