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如此“先诊疗后结算”令人失望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09-10-12 06:5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昨日各大网站都在显著位置转载了“卫生部将试点门诊急诊先诊疗后结算”的消息。乍一看暖流涌心头,再一看忧愁上眉头——— 这也算值得骄傲的医改试点?非但和公众热望的 “没钱也要先看病”南辕北辙,就是和卫生部自己在四个月前承诺的“先救治后补费”原则也相去甚远。拿如此不痛不痒的

  试点来 “炫耀”,并引得“不明真相”的网民一片赞誉,让人实在忍不住要想到两个字:忽悠。

  根据卫生部官员解释,所谓“先诊疗后结算”,就是医院可对每位门诊急诊病人收取押金,并设置独立的信息识别码;病人每接受一次诊疗,信息系统就会自动从押金中扣除相关费用 (10月11日中广网)。应该能听明白吧?根本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先治病再说钱”,而是“先收押金再算账”。要说进步,也算是有一点吧,就是能简化一点急诊程序,节省一点排队时间,但总体而论,并未改变“见钱才治病”的大格局。公众“早该如此”的褒扬,终将沦为“竟然如此”的空欢喜。

  如果说这么一点程序上的优化也要大张旗鼓地由卫生部部署,并且到年底才开始“试点”的话,无法想象的是,广大群众热情期盼的急诊患者 “先救治后交费”,何年何月才能来到身边?如果说以往还可以找很多理由说“先救治后交费”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的话,那现在显然不是了——— 卫生部今年6月10日下发的《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中明确规定,对危重急诊患者,应按照“先及时救治,后补交费用”的原则救治,确保急诊救治及时有效。一般想来,这样的规定下发后,试点显然应该着眼于怎样落实“先救治后补费”,咋就生生地变成“先交押金再诊治后结算”?如此搞试点,是对卫生部精神的“变通”,还是回避矛盾的偷换概念?

  程序繁琐当然要改,但当下矛盾最尖锐的,应是由于管理弊端导致的诸多“见死不救”。不管是因为贫穷掏不起钱,还是因为其他原因一时凑不齐钱,眼看着重病号躺在急诊室里不施救,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在一个号称“以人为本”的社会里是不可接受的。总有人强调,看完病不给钱的“老赖”让医院无法承受,这个矛盾当然存在,但此等问题也正是新医改要从制度层面解决的问题:不管是像美国那样有专门机构调查病人支付能力,还是划拨一定的公共财政适当兜底买单 (或以财政手段鼓励医院以利润承担),或者是纠正“收不上来钱由主治医师自掏腰包”的错误管理思路,都是应该探索的路径。而现在,只是管理部门要求医院简化程序,却不触及核心矛盾,一旦“押金制度”固化下来并在国内推广,“不见钱不治病”是否要更加堂而皇之?

  况且,先交押金后结算全然是进步吗?好像也不尽然。押金总要比正常治疗费用还多点吧?解决了效率问题,会不会推高押金门槛,令患者压力更大?还有人担忧,押金一朝握在手,昧良心者会不会“看菜下碟”,更加肆无忌惮地搞“大处方”?可见,在严重的医患不对等面前,这等过分站在医疗单位立场上的改革,很难让人乐观。

  如此试点,表面看有很大进步,掰开了揉碎了看,差得远呢!中国医改之所以难以走出怪圈,原因之一就是老受既得利益羁绊,难以做到每一个环节上都将“人”摆到首位。“先救治后补费”的大原则,转身变成了“先收押金后结算”的试点,早早便将卫生部门放置到“绝不吃亏”的境地,却向穷苦底层的现实诉求别过头去,只能让人一声叹息,失望不已。

 
 编辑:梁铮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