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居然改排河道,环境污染百姓遭殃
踏着荒草萋萋的山路,记者登上40多米高的尖山北尾矿库大坝,此时巨大的库区已不见有尾矿注入,但尾矿浆沉淀后形成的沼泽仍清晰可见。据张春华介绍,金祥铁矿透水停产后,于2008年7月把北洺河铁矿和玉石洼铁矿起诉至邯郸市中级法院。2009年3月下旬,这两家国家铁矿不敢再向尖山北尾矿库排尾。
据了解,当时两家铁矿并未停产。那么,其选矿场流出的尾矿排到哪里去了呢?
带此疑问,记者沿尖山北尾矿库大坝北边的山路徒步东行,翻过一道土坡,眼前出现一个巨大的坑塘。一位开着翻斗车拉碎石土方的司机师傅介绍说,这是玉石洼铁矿正在建设的一个新尾矿库。记者看到,库区虽正处于建设之中,但一条管道已开始向坑塘里排放尾矿了。
北洺河铁矿尾矿排到了什么地方?记者追踪调查,在武安市上团城乡高村村北的北洺河道里找到了答案。在河道边的河滩上,布满一道道用尾矿渣堆积围成的高高的堤坝,一条矿管道正在向坝里汩汩喷涌着灰白色的尾矿浆。
在北洺河铁矿采访时,副矿长张金东以没有得到邯邢局领导批准为由拒绝回答记者提出的任何问题。该铁矿负责外联的工农办主任卢新说:“我们向北洺河排尾得到了高村允许,与高村签定了排尾协议。记者应该采访高村村干部。”随后,他打电话叫来高村主持工作的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其林。
“北洺河铁矿向河道排尾,是对高村的支持。”陈其林说,“第一、按照协议约定,尾矿排在高村村北的河滩上,每立方米向村里支付1.6元的排放费;第二、村里办起一个选硫厂,可以从尾矿里选出硫矿,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第三、尾矿渣排在河滩上,盖住了裸露的鹅卵石,可以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然而,记者深入到高村村民中间调查时却听到完全不同的声音。许多村民表示:北洺河铁矿向河滩上排尾,实际上是高村村干部为满足个人的私利与国有矿山企业相勾结的结果,最终坑害的是老百姓的利益和国家利益。
一位姓王的村民告诉记者:“向河道非法排尾,一方面圈占了河滩上农田;另一方面严重污染了环境,刮风的时候,尾矿矿砂中的有害物质随风飞扬,村里许多人得了皮肤病;更严重的是,堆积如山的尾矿还对河道行洪造成巨大安全隐患。”
民企诉讼百姓上访,央企大矿“岿然不动”
据了解,针对北洺河铁矿和玉石洼铁矿的尾矿库导致金祥铁矿透水被淹事件,金祥铁矿于2008年7月将两家国有铁矿起诉至邯郸市中级法院,但目前法院尚无做出判决。
金祥铁矿负责人张春华说,国家安监总局于2006年4月6日下发《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其中第十六条明确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为其尾矿库申请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未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尾矿库,不得生产运行。”
“两家国有铁矿在尾矿库尚未获得安全验收、更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情况下就非法排尾,导致刚刚投产的金祥铁矿遭遇灭顶之灾,直接经济损失已达5000多万元。”张春华说,“诉讼至今已一年多了,我们期待着法院能尽早做出公正裁决。”
针对北洺河铁矿向北洺河河道造成河滩农田被占、周边环境污染之事,临河而居的高村村民也开始联名上访。
北洺河是滏阳河的一条重要支流,不仅是邯郸市境内主要行洪河道,也是武安老百姓的母亲河。国家有关部门于1990年12月30日颁布的《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明确规定:“选矿厂必须有完善的尾矿设施,严禁尾矿排入江、河、湖、海。”
“作为国有大矿,北洺河铁矿难道不了解国家的规定吗?为什么仅仅凭借与村干部的一纸协议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向河道非法排尾?”高村村民侯有良说,对此,他作为村民代表曾带着全村39户村民签名的上访信赴北京反映情况,并受到国家环保部有关领导的重视。4月1日,环保部信访办公室将他们的上访材料批转下来,可问题未得到解决。直到今天,北洺河铁矿的尾矿浆仍在哗哗地向河道里排放着。
武安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对于五矿邯邢局下属铁矿非法排尾一事,当地政府部门不是不知道,但却管不了。“他们是中央企业,自恃财大气粗,根本不把地方执法人员放在眼里。”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领导建议说,“这需要新闻媒体加大监督力度,只有公开曝光后才能引起上级领导的关注,问题才好解决。”(李新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