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视线
孙中界上海滩的20天 走投无路剁指发誓非“黑车”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09-11-05 06:5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走投无路

  菜刀剁指发誓不是“黑车”

  回到住处后的孙中界越想越感觉窝囊——上班第一天就被扣了车,更严重的是还要罚款1万元。

  1万元对于来自河南农村的孙中界来说,是他在河南老家一年的全部收入。而这次来上海,因为是第一天上班,工资待遇等细节还没来得及和单位具体协商。而最让孙中界不知所措的是,他不知道这件事该如何跟哥哥说。车是单位的,哥哥又是管理车辆的,自己上班第一天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他越想越气愤。

  他问旁边一个安徽籍的同事:“我如何才能证明自己是无辜的?”

  早他之前就来上海打工的同事叹了口气说:“你割了头也没办法!被‘钩子’钩住的人又不是你一个,认命吧!这样的事情上海多了!”

  在租住房里转了几圈后,孙中界突然冒出了一句:“俺就不信这个邪!”说完他冲出房间,转身走进隔壁的小厨房……

  当同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追进厨房时,孙中界右手里的菜刀正在朝自己的左手小拇指砍去。

  “你这是干什么?”

  同事的大喊让孙中界分了神——菜刀砍在了左手小指头关节处,顿时血流如注,但指头没有断……

  按照孙中界几秒钟前的想法,他准备砍断手指后找执法局质问对方:我敢用切掉一根指头来发誓我不是“黑车”,我没有非法运营,你们有人敢用断指来发誓没有冤枉我吗?

  11月1日上午,已经卸掉绷带的孙中界对记者说,“当时菜刀砍下去一点都不感觉到痛,可能是被气得麻木了!”

  孙中界随后被同事和哥哥送到了附近的一家解放军医院。医生诊断,左手小指被剁得只剩下三分之一还连接在一起。15日上午,孙中记跑到附近的派出所报案,说执法局把弟弟逼得剁指头。但派出所的接警人员问他:“我们是执法的,他们也是执法的,怎么管?”

  从派出所出来后,不甘心的孙中记突然想到给媒体投诉弟弟的遭遇。事后他回忆说当时的确是走投无路了,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结果没多长时间,就有当地媒体的记者来医院采访。

  15日晚,兄弟俩一夜未眠。他们不知道明天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次日,孙中界被“倒钩”的遭遇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

  记者问孙中界:“上海的‘钩子’用同样的办法已经让许多人挨宰了,你为啥不愿意忍气吞声呢?”孙中界说:“当时死的心都有,就是感觉特憋屈,想证明自己是清白的,想给自己讨个公道而已!没想到事情整得这么大!” 

  万般无奈

  被冤枉的11天哭了4次

  郝劲松介入上海“钓鱼”案,比孙中界遭遇“钩子”还要更早。

  今年9月8日上午,上海白领张军开车去单位上班,结果在元江路口等候红灯时遇一男子称“胃疼”,要求帮忙带他一段路。张军本着同情及助人为乐的精神,让其搭车并拒绝了其两次主动提出的付费请求。结果,几分钟后,“胃疼”的乘客恢复正常,张军被守候在马路边的执法人员认定“非法运营”,并要高额罚款。

  认为自己被冤枉的张军在万般无奈之下,向国内知名法律维权人士郝劲松求援,并一纸诉状把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起诉到闵行区人民法院。

  郝劲松原计划等张军案开庭时再来上海,但孙中界断指的悲壮之举改变了他的行程,决定尽快从北京赶赴上海声援孙中界,并义务给其提供法律援助。

  10月17日,在舆论的质疑声中,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对外发布消息,认定对孙中界的执法查处没有错,孙和其所驾驶的车辆就是属于非法运营的黑车。

  听到这个消息后,孙中界的脸都气白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孙家兄弟从媒体上得知上海人张军也因为被“倒钩”,而将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告上了法院。代理人是在国内影响很大的法律维权人士郝劲松。

  孙家兄弟是第一次听说郝劲松的名字。他们就问来采访孙中界的记者:“郝劲松这个人很厉害吗?”有记者回答他说:“不是一般的厉害,他专喜欢替人打抱不平!”孙中界就有点激动地说:“我怎样才能联系上他?”

  和郝劲松的电话接通后,孙中界几乎是带着哭腔说:“俺是孙中界,你什么时候能来上海啊?”这天是10月21日。

  10月23日上午,上海火车站前,见到郝劲松的孙中界9天来第一次笑了。郝劲松则意味深长地说:“我们这次要打的可都是真老虎!”

  而与此同时,由于舆论对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主观、简单的结论不认同,上海市有关部门秘密启动联合调查预案。调查组成员分别为上海市政府邀请的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中央、当地媒体代表。

  10月26日,浦东新区区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称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在14日对孙中界的执法取证中存在“非法取证”行为,浦东新区区长向社会公众表示道歉。当新闻发布会的消息传到孙中界耳中时,孙中界又一次哭了,不过这次他是高兴得哭了。

  在被冤枉的11天中,孙中界哭过4次。

  第一次他问哥哥孙中记:“他们把单位的车扣了,还要罚款,你说怎么办啊?”话音未落,泪流满面。

  第二次是他从医院出来后,父亲打电话劝他说:“要不早点回河南老家来吧?”孙中界哭着对父亲说:“我不回去,是被他们冤枉的,我要证明我的清白!”

  第三次是在电话里急切地问郝劲松,几时能来上海帮助自己……

  本报记者对话上海“钓鱼案”受害者代理人郝劲松 孙中界案只是“冰山一角”

  出生上世纪70年代、祖籍山西的郝劲松,当前对外的正式身份是北京国纲律师事务所公益部主任。他曾多次对外称:我就是一个“法律爱好者”,喜欢代理涉及公众利益的民事案件。11月3日,本报记者在上海和郝劲松就孙中界事件展开对话。

  行政执法不是“小孩过家家”

  记者(以下简称记):孙中界的车已经退还了,你们怎么还准备起诉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

  郝劲松(以下简称郝):张军的车和钱都退还了,但我们为什么要依然起诉他(闵行交通执法大队)?那是因为闵行法院法官态度不好,他当众对我的当事人张军指手画脚、不礼貌。

  孙中界的案子,车虽然退还了,但他们做得不光明正大。10月底我在上海等了几天,联系取车事宜,他们就是拖延、磨蹭,结果我31日晚刚离开上海,他们11月1日就通知孙家兄弟来取车了,而且还有条件——不许带媒体记者来!能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不让我和媒体知道?看来他们很头疼我和媒体。

  记:闵行区法院的法官怎么对你的当事人不礼貌了?

  郝:你听说过有法官用胁迫的口气让原告撤诉的事情没有?我的当事人张军就遇到了,那天(10月26日)下午,一黄姓法官跑到我当事人单位,要求我当事人撤诉。你说这是什么意思啊?

  我们原本也不想撤诉,该案一定要拿到判决书,对以前上海类似的“钓鱼执法”枉法判决能起到纠正作用,对以后全国类似的“钓鱼执法”能起到指导作用,所以该案的判决至关重要。

  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经常会违法犯错,如果被处罚人轻易撤诉,就会减轻行政机关犯错的成本,会增加行政机关违法行政的侥幸心理。毕竟像张军这样勇于起诉行政部门的人并不多。我们这次把闵行交通执法大队起诉到底,就是为了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做出行政行为是很严肃的,不是“小孩过家家”。

 
 编辑:李斌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