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正致力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今天,能否举办好这么多国外政要参加的国际性论坛,对西安的“国际化”程度是次“实战检验”。而西安在举行类似国际论坛的表现,随着经验的不断增加,显得越来越从容、自信。
机场迎接帅小伙和漂亮姑娘迎宾
记者在机场采访时发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论坛的嘉宾和政要打开了贵宾通道,各国来的政要一下飞机,会立刻被引领进贵宾室,在贵宾室等待行李,感受不到近日西安的严寒。
身着唐代宫廷裙装的两个姑娘会给与会政要赠送两束鲜花,近20名身着唐代裙装的姑娘与身着现代礼仪服装的迎宾队伍一起,在鼓乐声中为政要和嘉宾举行一个简短的欢迎仪式。论坛工作人员介绍,挑选的迎宾姑娘身高都在1.7米以上,小伙大多是1.8米至1.9米的个子,都很精神,要帅小伙和漂亮姑娘展示朝气蓬勃发展中的西安。
志愿人员必须关手机全心投入工作
本届论坛招募了100余名志愿者,全部为外语专业的大三或者大四的学生,志愿者所学专业涉及英语、俄语、法语等8个语种,可以与嘉宾轻松沟通,进行会务服务。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专业大四学生、论坛志愿者余烨说:“我们的站、坐、走等都经过了严格训练,每个细节都有要求,比如见到嘉宾要在三米外开始微笑,站在左前方引领嘉宾上楼等。”
这两天,来自西安欧亚学院英语专业的大三学生罗静穿着单薄的红色套装,已经在机场接了两天嘉宾,每天早晨要在7点从市里赶往机场,晚上10点多才能返回,“没感觉到累,感觉学到很多,待人接物的能力也提高了。”罗静介绍,在礼仪接待期间,所有志愿者的手机都需要关机,全心投入工作。
会务人员全部注射甲型流感疫苗
昨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董军介绍,为了办好本届论坛,西安制定了会务组织、环境整治、安保维稳、文艺演出等42个工作方案,确保论坛各项工作既便于操作,又一目了然。“预案中,对突发事件做到未雨绸缪,两次进行论坛开幕式模拟演练,对论坛行车路线也多次模拟演练,还给大会工作人员、接待人员全部注射了甲型流感疫苗。”董军说,会场给国内外记者设置了新闻中心,方便传稿、查阅报纸资料,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香港凤凰卫视、中亚有关国家的部分媒体都将到会采访,报道论坛盛况。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王晓亮冯强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