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论坛
8国政府签“西安倡议”
华商报讯(记者冯强王晓亮)昨日,以“贸易安全与便利”为主题的海关与商界合作分论坛开幕。会后,中国与欧亚七国共同通过了《推进贸易安全与便利西安倡议》,以期各国海关加深合作,促进该地区贸易增长。
倡议希望推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国之间的各国海关积极开展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深化本地区有关国家之间的口岸管理合作,建立政府与商界更加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为参加这次论坛,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会长蔡桂茹专程从莫斯科赶到西安,说起“灰色清关”一事。在中俄双边贸易中,“灰色清关”亦是个挥之不去的话题。据了解,今年6月29日,位于莫斯科的切尔基佐夫斯基集装箱大市场被无限期临时关闭,货物被暂扣,而那里集中了大量在俄华商通过“灰色清关”进入俄罗斯的商品,关闭致使他们损失巨大。中国政府亦派出过代表团赴俄,对该市场关闭一事与俄方进行磋商。距离大市场关闭风波至今已过去近5个月,“在莫斯科的华商已都认识到,灰色清关对中俄两国贸易既不安全,也不便利。”
链接:
灰色清关:上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缓解国内轻工业产品供应的紧张形势,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外市场大量进口便宜的日用消费品,但进口商品在俄海关通关环节面临清关手续烦琐、税率复杂等困难。于是,俄罗斯海关允许所谓的“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但清关公司在办理海关手续时,普遍采取逃避俄进口管理措施和税费的违规做法,且不向中方企业和商人提供真实合法的报关单证,这被称为“灰色清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