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来了,学校成为“重灾区”。根据规定,学生出现发热症状人数超过一定比例的,班级或学校需要停课。课可以停,但学习不能停。面对甲流,老师们又想出怎样的招儿保证学生的教学进度?
定时报告体温 一个也不能少
“以前能用三天的手机电池,前段时间半天就没电了,但
收到家长报告学生正常体温的短信,心里很踏实,就怕哪个家长没有及时发。”董老师是西安东郊一所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十多天前,她所在的学校因为出现甲流症状的学生而放假,近日才复课。
董老师介绍,她所带的班有65名学生。11月初的一天晚上10时左右,她突然接到了学校领导打来的电话,称其班里有一名学生被确诊为甲流患者,已隔离治疗。“当时我就把丈夫叫起来,两个人拿通讯录,挨个儿给64个学生家长打电话,询问学生的体温和身体情况。直到最后一个电话打完,已经快凌晨了。在打电话的过程中,大部分家长还都比较理解,但也有个别家长责怪抱怨学校。”当时自己就委屈地流下了眼泪,但还是告诉对方,要定时给班主任通报学生体温。“×××上午体温36.8℃,董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看着家长发过来的短信,董老师说,烦恼一下子烟消云散。在隔离的一个星期时间里,规定学生家长上午9时、下午2时前必须通报孩子体温,每天100多条短信她逐条逐个统计,一个人也不漏掉。学生们只有体温正常了,才能保证原有的教学进度。
实施空中教学 女儿帮妈妈制作PPT
“新流感,易传染,发热咳嗽像感冒;勤洗手,常通风,人多不去凑热闹……”这是西安西郊一所小学二年级班主任齐老师通过PPT方式教学前的一段视频播放。
今年56岁的齐老师说,学校放假后,如何让班里56个学生学习不受影响,对电脑只会简单操作的她费了很大的劲,刚开始几天,她在校园网每天公布作业,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但很多双职工家长根本没有时间指导,还有学生上网在玩游戏。回家后和女儿交流时,女儿主动请缨,帮她把教学作业制作成PPT,图文并茂地发到校园网上,家长们反响非常好。“这种教学方法得当,也能掌握大部分学生的情况,课程进度基本保持有序。”
布置“作业”:定时喝开水
“在学校里面学生表现得很好,可是一到家里就耍性子,如果碰到老人溺爱孩子,就麻烦了。”西安南郊一小学三年级班主任江老师说,老师这时的作用就显得很关键。针对很多家长关于孩子在家不喜欢喝开水的反映,她在布置作业时,会加上一条:每日上午和下午要喝一大杯开水,从反映的情况来看,学生们都按照要求完成了“作业”。
有了这样的成功经验,她又开始给学生们安排其他“作业”,比如,要求孩子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坚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利用图片、故事、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培养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本报记者 陈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