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下午,学校教学楼前的广场上,一名教师代表向教师们宣读维权框架
8日晚6时许,学校一间会议室内,校长王建伟被众多家长围住要求做出解释
8日晚6时,老师们聚集在学校的广场上,引来学生和家长围观
-本报记者刘海宏文/图
11月5日,抗议不公正的待遇,哈佛女孩刘亦婷毕业的名校——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的几百名老师停课维权,6000多名学生没课上。
持续4天后,这场维权风波又以成都市政府的临时托管而收场。是什么导致了老师们做出如此极端的行为?
更多矛盾凸显
有教师称学校少缴纳社保金3.8万元
改制后,德瑞确实兑现了当初的承诺。而月收入2000多元的工资吸引了很多其他学校的教师前来投奔。成外的办学队伍迅速扩大,形成了如今拥有6000多名学生、400多名教师的全日制寄宿中学。
然而好景不长,尤其是近几年,成都市公办教师待遇大幅度提升,有的学校教师工资涨幅多达两三千。但是,作为民办公助类学校的成外却一直没有动静,大部分教师的工资依然维持在3000元以内。
关于课时问题,记者听到多位老师抱怨。一名老师告诉记者,按照规定,高中老师每周的标准工作量是10-12节课;初中为12-14节。“但是,我们这里的老师,80%%左右的工作量都超了,有的每周16节、18节,还有24节课的。”
眼看着公办学校教师待遇超过了自己,成外教师的心里越来越不平衡。
今年10月19日,学校通知一批全民所有制身份的教师签订劳动合同。但有细心的老师发现:“保留全民所有制”身份的相关条款在新合同里不见了。尽管经过沟通,校方以补充协议的方式补充了全民所有制身份的条款,但这件事情已经让老师们有了疑虑,之前积累的一些怨气和矛盾一下子爆发出来。
有很多老师发现自己的职称停留在了改制前的1999年。“改制前,我是中级职称,现在已经评高级职称好几年了,但在档案上一直没有体现。”一名老师称。而是否“公办”,是中级职称还是高级职称,直接影响退休后的待遇。更多的老师觉得自己的养老保险“少得可怜”,有老师拿出自己的工资条给记者看,月收入2600多元,但养老保险却只缴纳了50多元。
11月8日上午,由成都市教育局、市人事局组成的工作组来到学校,承诺解决教师们提出的部分公办教师的“全民所有制身份”等问题。当着主席台上的诸多领导,多名老师当场对学校关于养老、医疗、失业以及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标准和金额提出质疑。一名老师说,据他自己测算,2005年至今,学校对每名老师的社保金就少缴纳3.8万余元。但是当天,面对教师们的社保金缴纳问题,工作组未给予正面回复。
投资教育盈利
6000多学生每年仅学费就有1.2亿元
当停课风波愈演愈烈的时候,舆论的焦点对准了学校的投资人严玉德。
记者从百度上查寻严玉德其人,得到的结果是:他是德瑞的实际控制人,还是2009年胡润富豪榜入选者,据称资产14亿。早在1999年,严玉德便开始投资教育。目前,已经拥有包括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成都外国语学校、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及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教师多达上千名,学生上万人。
改制后,德瑞所属的几所学校一直是成都学生竞相报考的热门民办学校。就成外而言,不仅是全国16所享有保送资格的外国语学校之一,还先后培养出了8位四川省高考状元。众多学子中,最被众人所熟知的便是哈佛女孩刘亦婷和程婉心。
学校也给投资方带来了丰厚利润。据了解,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2007年度净盈利约3200万元,2008年度净盈利约5200万元。一名自称“成外”教师的网友在网上留言:“成外小学学费26500元/年,学生近2000人,每年光学费收入就多达5300万元,加上‘成外’中学、‘实外’中学,光学费收入一年2亿多元。”
记者了解到,成外的学生学费是每人每年2万元,6000多学生每年仅学费就有1.2亿元。但若按照400名教师,每人每月工资3000元计算,校方每年只需支付教师工资1440万。根据教育研究机构的数据统计,中小学的运行费用中,教师工资一般占到70%%,其余的行政办公费用、维护费用占30%%。如此计算的话,成都外国语学校的纯利润已相当可观。
但为何在这样的学校里,还会有因劳资纠纷引发的停课风波呢?据成外一名教师讲,成外应该是民办公助学校,但在一周前的党员会上,学校的性质变成了“私有”。
所谓的民办公助学校,其实是由政府创办或资助创办,创办或改革之后政府逐渐减少拨款,学校主要靠收取学费运转。学校在经费筹集和使用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权。
“公办民助学校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而民办公助学校则是董事会负责制,所谓的‘公办’,其实政府给予的更多是政策扶持。按照教育法规定,学校是社会公共事业,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但对于“转制”类学校的监管难度很大。”昨日,一位不愿具名的教育专家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