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截屏:双方激烈对骂,李顺山捡石头打郭淑美。
青岛
电视截屏:胶州环保局信访室刘主任接受采访时说,全部按法不如没法。
[编者按]胶州市两个人家闹矛盾,原因是有一家在家里生产鞋,噪音和气味影响到邻居了。记者采访到了现场,确实有噪音和气味。邻居上报胶州市环保局,来了几次以后就没有下文了。
记者现场拨通了环保局的电话,一位刘姓主任接了电话,面对记者的提问他说出了“全部按法不如没法”的话!更雷人的是,他告诉记者已经责令那家停产了,记者说可是他们还在生产啊?主任的回答是:那就让他们生产吧!记者说:你这样说合适吗?主任回答:合适!愿意上报就上报吧!
这一幕都被电视台记者原原本本记录了下来,节目播出后,引起岛城诸多市民不满,网友在论坛发帖称,胶州环保局信访室的这位刘主任绝对可以称作是“最牛”了。以下为节目实录:
[导语]胶州的王明照住的也不痛快,邻居开了家皮鞋作坊,噪音还能忍耐忍耐,关键是气味,无所不在,无处可逃,简直让人无法呼吸!急得老王有空就跑环保部门,没想到,也不顶事!
[同期]
郭淑美:真害愁,天天这样,机器咕咚咕咚响,就像安在我们家里一样。
王明照:现在都无法正常生活了。
[正文]说话的二位,男的叫王明照,女的叫郭淑美,胶州市李哥庄镇矫戈庄村人。记者进门时,两口子正坐在屋里生闷气,啥事愁成这样,说来听听。
[同期]
郭淑:做皮鞋,轧烫底,轧皮鞋皮子。
王明照:有一台裁剪机,压力很大,一开机器,我们家的玻璃震的乱响。
郭:再加上喷光,顺着我家后窗就窜进气味来,熏得受不了。
[正文]起因就是邻居李顺山的家庭作坊,专门做皮鞋的。王明照说,今年春天开的张,打那时起,他家的生活就起了变化。
[同期]
郭淑美:天天就能熏死。
王明照:你看这个墙,都裂纹了,震的。
记者:就是机器开动震动的?
王明照:对,就是!
记者:一般一天干多长时间。
王明照:十几个小时,晚上经常干到十点。
[正文]如果真是这样,那还有法过?两口子找邻居协商过,也找过村委调和过,可到头来,不仅没有结果,两家还积了怨。
[同期]
电话采访 村主任:发展个体经济给邻居造成影响,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村里也做(李顺山)家的工作,让他搬出去,可是他没有条件。
[正文]话是这样说,可国家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居民区内不能开办产生废气、废水、粉尘、噪声等对环境有污染和危害的企业。李顺山家的皮鞋作坊,有没有通过环保审批呢?AT记者敲开了李顺山家的门。谁知,刚表明来意,李家人就冲出门外,对着远处的郭淑美破口大骂。
[同期]
双方激烈对骂,李顺山捡石头打郭淑美
记者劝说
[正文]双方越吵越上火,记者左拉右劝,好个劝说,才冷静下来。言归正传,李家的皮鞋作坊,手续都齐全吗?
[同期]
现场
李顺山:这是工商证。
记者:你的工商营业执照,9月份刚刚办理的。
李顺山:嗯!
记者:(王明照)说你们2月份就开工了。
李:你听他说还有个数。
记者:那生产皮鞋你们有没有办理环保手续啊。
李:我正在这办,证件什么的就不用说了。
记者:现在还没有办下来。
李:嗯!
[正文]没有环保手续,就开工生产,显然不合适,更何况还给邻居造成了影响。协商不成,那就请环保部门来处理吧,可是.....。
[同期]
王明照:环保局说来了7趟了,但我们不知道怎么处理的,至今一点效果都没有。
[正文]这是为什么呢?随后,记者拨通了胶州市环保局的电话,信访室一位刘主任做了解答。
[同期]
电话采访
刘主任:一个家庭小作坊而已,在那里测也不是超标的。
记者:您指不超标是噪音还是气味呢?
刘主任:噪音。
记者:那气味呢。
刘主任:根本闻不到。
记者:可我们昨天去现场闻到一股很浓的胶味呀。
刘主任:多多少少,三个人干活有点胶味,我们胶州环保局监测站没有能力测这个项目。
记者:测不到气味是否超标。
刘主任:对!
[正文]后期检测不到,那在开工之前,办理环保手续这一块,胶州市环保局又是如何监管的呢?
[同期]
记者:像李顺山家开这种作坊需不需要办理环保手续呢?
刘主任:不需要,全部按法不如没法,环保法环评法是管理规模以上的,国家改委立项的,居民家中三个两个的,怎么管理。我们的行政能力是有限的。
立案处罚了,对李顺山责令停产,罚款3000元,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了。
记者:什么时间下达的呢?
刘:今年7月份,要求他立即停产。
记者:不允许再生产了?
刘:对!
记者:可我们昨天去的时候,他还在生产呀。
刘:那就让他继续生产吧!
记者:您这样说不太合适吧?
刘:合适,你上报吧!
[导语]全部按法不如没法,作为胶州市环保局专门负责信访工作的公务员,刘主任这句话可真够牛的,不知道这话是仅仅代表他个人的看法,还是胶州市环保局的权威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