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一附院发热门诊候诊室,戴师傅从上午11时左右就带着吃了退烧药的孙子赶来筛查甲流,直到下午3时还未见到筛查结果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赵雄韬摄
昨日傍晚,西京医院急诊2楼走廊里坐满了打点滴的轻症甲流患者
华商报讯(记者孙洪伟崔永利)“查甲流就像赶庙会!”昨日上午,西安南郊的戴师傅领着11岁的孙子赴西安交大一附院筛查甲流,挂号时才发现自己前面有400多人在排队。
从上周开始,西安大型医院筛查甲流的患者猛增。记者调查发现,西京医院和交大一附院两所大型医院,每天排队就诊的患者达到1000人。
现场调查
大医院日筛查千人
地点一:西安交大一附院
凌晨仍排号就诊
为进行甲流筛选检查,22日晚,在寒冷的夜风中,数百名发热患者排起长队。医院发热门诊专设了喇叭,整晚叫号声不断。
昨日上午,记者在该院发热门诊前看到,高音喇叭不断提醒排队人群注意秩序,在临时搭建的板房候诊区,全部都是戴口罩等待叫号的患者。
据医院门诊负责人介绍,21日单天门诊的筛查量达到1160名;到昨日下午2时50分,等待筛查的患者已达到852名。虽然医院24小时接受甲流筛查,但发热门诊已经高负荷运营,很多患者必须等约6个小时才能拿到结果。
地点二:西京医院
大厅和楼道人满为患
昨日下午3时,西京医院门诊大厅外,人流熙攘。大厅外显著位置设置了发热门诊的导示牌。
医院急诊科的一楼被用为甲流筛查的挂号区,二楼全部腾出用做甲流筛查。上下通行的楼梯成了医院最繁忙的地方。一些检查发现的疑似病例,不得不在楼道内接受治疗。
一位医护人员无奈地说:“每天都是排队的患者,医院都快不堪重负了,搞不清楚为什么都拥到我们医院来了!”西京医院医教科副主任李晓康介绍,降雪结束后,人流突然猛增。从上周开始,每天的筛查量已经稳定在1000名,高峰超过1100名,而此前的几个月,最多也就500人。
应对措施
腾病区搭板房应对筛查
作为我省两家大型医院,每日1000人的患者流量,已经让医院倍感压力。
交大一附院已将传染病门诊区调用,同时启动5个应诊窗口,临时搭建板房候诊区并制作各种提示牌,希望患者“排查甲流应到就近医院”,不要拥挤和恐慌。
西京医院为应付患者流量,已于昨日腾出急诊科三楼,作为甲流患者筛查和疑似病例治疗的临时门诊。同时,医院已决定在急诊科附近搭设面积约180平方米的临时板房作为候诊区,“临时候诊区也将供暖,不让患者大冷天露天排队等候。”李晓康说,病人多,说明对医院的信任,理应做好对患者的服务工作。据悉,西京医院抽调医护人员60余人,24小时应对甲流筛查人流,并花了数百万购置设备,让患者花1小时就能拿到筛查报告。
温馨提示
扎堆危险,请保持距离
交大一附院的发热门诊医生提醒患者: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均为流感病例筛查医院。发热患者扎堆,不仅使门诊超负荷运行,也容易相互感染。希望发热患者最好分散到就近的医院筛查、治疗。排队就诊时,人员之间距离保持1米以上,请勿扎堆。各大医院均在显著位置设置就医标志,请患者根据流程耐心筛查。
最新:陕西新增甲流确诊病例440例 累计报告死亡病例3例
陕西首例死亡病例:陕西现首例甲流死亡病例 死亡患者为安康一农民
11月10日陕西省诊断的首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最终抢救无效于20日上午死亡。这是陕西出现的首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详细】
救治措施:西安建甲流重症病例救治团队 最大限度减少死亡
治疗药物:
除两中药处方陕西研制成防甲流制剂 已临床试用
陕西省研制出防甲流中药 将制成清解防感颗粒剂
专家说法:
专家称3天不退烧者可能是甲流潜在危重病人
第二波甲流肆虐应谨慎应对 网友称不必恐慌
卫生部:“防甲流口罩”并无显著功效
专家建议,身体健康的公众在日常生活和正常的社会活动中,不建议佩戴口罩。如需与甲流患者接触,或长时间处于人员密集且不通风的场所,应通过佩戴口罩进行防护。【详细】
卫生部:瞒报甲流疫情者将被究责
凡甲型H1N1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测阳性者的甲型H1N1流感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在一个连续的治疗过程中死亡的,不论有无基础性疾病,是否混合其他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均纳入死亡病例报告范围,严禁瞒报、漏报、缓报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详细】
钟南山质疑:全国报告的甲流死亡数“我根本不信”
——<<<<<<<更多甲流新闻点击以下图片进入专题页面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