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中国警方强力介入足坛扫赌 王鑫被审讯内容曝光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华网  2009-11-26 08:35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图为王鑫被审讯

  新华社记者崔清新陈菲

  中国公安部25日宣布,因涉嫌利用商业贿赂操纵国内足球比赛个别场次,一批相关人员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分析人士指出,公安部对足球界打赌扫黑行动的强力介入,透露出中国政府净化足坛的决心,有可能逐步揭开长期困扰中国足坛的“假球”和“赌球”黑幕。

  被依法刑事拘留的王鑫2007年出任新加坡联赛球队辽宁广原足球俱乐部总经理兼领队,因涉嫌操纵球队踢假球被新加坡警方立案,中国公安机关接到国际刑警组织发出的通缉令后,于今年4月在沈阳将其抓获。

  在调查此案过程中,山西陆虎队总经理王珀、原广州医药队俱乐部副总经理杨旭等人也相继落网。

  王鑫被刑拘后对新华社记者表示,赌球和假球肯定对中国足球危害很大,对足球发展没有好处,但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整个足球界的风气不是很好,从官员到教练,再到队员,有些是好的,也有些是不好的。”

  中国足坛的假、赌、黑现象由来已久。自1994年职业化以来,足球运动逐渐成为少数人非法牟利的工具。

  据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足球界权威人士透露,一些人买通俱乐部官员和关键球员,打假球以获取巨额利润。这不仅令球迷失望、球员竞技水平滑坡、国际比赛成绩很差,也致使家长们不愿再把孩子送去踢球,中国足球事业陷入空前低谷。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球迷队伍。网友“天龙八部”的说法颇具代表性:“看了十几年的足球,很多时候都能明显看出来有些人是在踢假球,这种在光天化日之下的欺骗和愚弄让人感觉特别寒心。”

  北京市律师协会律师赵建军指出,足球圈内的人参与赌博操纵比赛,不仅玷污了体育比赛的公正性、纯洁性,伤害了体育产业,还愚弄民众,欺骗社会,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对人们价值观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事实上,中国足球界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早在2001年就在圈内进行过一次轰轰烈烈的反赌球行业自查,但最终不了了之。

  2002年,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法院一旦收到涉及足球“黑哨”的公诉案件,将会按法律程序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不久以后,北京市宣武区检察院正式签发逮捕令批准逮捕国际级足球裁判龚建平。龚建平最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成为迄今为止中国足坛唯一一名因“黑哨”而获刑的裁判。

  今年3月,为加强对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赛风赛纪管理,维护足球比赛的公平竞赛环境,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等12个部委联合成立了全国足球联赛赛风赛纪综合治理协调领导小组。

  近期,媒体不断传出司法机关带走涉赌球人员“协助调查”的消息,让不少人对这次扫黑行动结果寄予厚望。国家青年队主教练宿茂臻说,过去中国足协也掀起过扫黑行动,但力度都不够大,这次司法介入大快人心,“衷心希望这是中国足球改变形象、良性发展的开始”。

  上赛季中超联赛纪律委员会副主任徐家力律师也对记者表示,希望这次公安机关的行动最终能够水落石出,给广大球迷和社会一个交代,这也有助于净化中国足球市场,扫清中国足球发展的障碍。

  然而,这次扫黑行动能否真正铲除足坛积累多年的“毒瘤”,会不会又像2001年的那次打假行动一样“雷声大雨点小”,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此并不乐观。

  网民“春风化雨”说:“欧洲足球联赛搞了100多年,对赌球者严惩不贷,但也未能被根除,因此,寄希望于公安部督办的扫赌行动能"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的。”

  知名体育社会学家金汕说:“我并不期待中国足球就此能够获得新生,就是想犯过错的人能受到公正的惩罚。”

 
 编辑:李斌 来源:新华网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德国掀起反赌球风暴 瑞士警方对赌球案进行调查   09-11-23 09:16
·公安部足坛抓赌酝酿近10年 获百人黑名单   09-11-22 14:32
·足坛打黑浪潮席卷欧洲 德警方抓获百人赌球团伙   09-11-21 10:46
·扫赌大业处处有线索,满地皆鸡毛   09-11-21 09:59
·新华社记者曝反黑惊险遭遇 韩日世界杯国脚赌球   09-11-21 09:21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