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记者周沐辉)今日,省卫生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我省艾滋病疫情和防控工作情况。全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1620人,性接触和经静脉吸毒传播已经成为我省艾滋病感染的主要途径。
男性是女性3倍多——我省于1992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到2009年11月25日全省累计监测各类人群共582余万人,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1620人,其中病人577人,死亡271人。男性1230人,女性390人,男女比为3.2:1。
20-39岁占7成以上——在162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经性接触感染619人(其中经男男同性性接触感染194人),占38.2%;经静脉吸毒感染517人,占31.9%;既往采供血途径感染276人,占17%;母婴传播18人,占1.1%;传播途径不详者190人,占11.7%。在162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本省籍1073人,占66.2%,龄分布以20岁到39岁居多,占71.5%。
艾滋病疫情快速增长——据了解,1992~2001年10年间累计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107例,2002~2008年分别报告HIV感染者43、44、88 、176、 207 、267和350例,2009年1月1日至11月25日发现HIV感染者338例。近几年我省艾滋病疫情快速增长,其原因一方面是我省加强了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大了宣传和主动监测检测力度,比较集中的发现了感染者。另一方面,不洁性行为和经静脉吸毒感染艾滋病的人数确实在逐年增多,高危行为依然存在。
性传播传染已超过一半——省卫生厅副厅长习红介绍说,今年1月1日至11月25日发现HIV感染者338例,其中通过性传播传染的179例,通过静脉吸毒传染的66例,通过性传播传染的达到53%,已超过一半。
据介绍,近期,围绕今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遏制艾滋,履行承诺”,省卫生厅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11月21-22日晚,在西安市五四剧院演出了两场卫生部组织的预防艾滋病题材大型现代秦剧《百合花开》,12月1日将在西安钟楼邮局前举办大型街头咨询宣传等活动。
我省五项措施防控艾滋病
近年来,我省采取积极措施认真宣传、落实各项艾滋病防治政策,全省初步形成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预防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省预防控制艾滋病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市(区)按照各自职责,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制作印发了宣传海报、小折页等58万份预防艾滋病宣传资料,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是进一步健全全省艾滋病监测检测网络,加强艾滋病监测检测工作——截至11月25日,全省共有艾滋病检测实验室169家。目前我省有6个国家和14个省级艾滋病高危人群监测哨点,对性病门诊就诊者、暗娼、吸毒者、男男同性恋者等高危或重点人群进行监测,今年前三季度对28637名被监管人员进行了检测。扩大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在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妇幼保健机构、医院、血站等医疗卫生机构中建立了254个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开展免费自愿咨询检测。今年1-10月完成咨询检测33288人次,发现艾滋病病毒初筛阳性37例,并对其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其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
三是积极推广干预和综合预防措施——各有关部门认真协作,各负其责,开展娱乐场所综合干预工作,积极开展公共场所、娱乐场所安全套推广和同伴教育、性病医生外展服务等干预活动。截止2009年10底,累计有14298名吸毒人员在全省34家门诊接受治疗。
四是进一步加强采供血管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对采供血机构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病知识培训,加大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和采供血设备的投入,严格操作程序,严把传染病检测关。
五是持续作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其他救治关怀工作——各地、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对于自愿要求进行艾滋病初筛检查的,全部实行免费;截止10月底,全省累计对275例艾滋病病人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并对部分艾滋病病人进行了中医治疗。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孕妇及所生孩子进行免费咨询、监测和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