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数据 面粉(特一粉)
全省平均销售价每500克1.56元,比上周上涨0.01元
大米(标一粳米)
全省平均销售价每500克2.15元,比上周上涨0.01元
花生油(一级)
5升桶装全省平均销售价90.26元,比上周上涨0.34元
菜籽油(散装)
全省平均销售价每500克4.75元,比上周上涨0.05元
液化气(12公斤瓶)
全省平均销售价76.45元,比上周上涨1.63元
专家解析 涨价与通胀关系有多大
“资源性物品陆续涨价,会对下游物价上涨起到带动作用。”陕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员王建康说。对未来国内物价的走势,有关专家指出,随着消费市场的复苏,物价很可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慢涨”过程。
王建康说,作为基础性物品,资源性物价上涨,容易造成通胀压力比较大,从目前情况来看,物价并没有出现普遍、持续上涨。
他还说,此次部分物价上涨,可能与今年特殊的天气状况也有关系,像大雪,就很容易造成物价向上波动。同时,一些商品,如果供求关系没有处理好,也容易发生价格上涨。“是否通胀,要看CPI(消费者物价指数,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王建康说,CPI没有转正,所以只能说通胀预期压力较大。
经济学家张卓元认为,影响未来通胀的因素有:中国经济的恢复性增长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CPI的拉升;到明年,不会快速收紧的货币投放;资源类价改对下游产品价格的转移性拉动;天气异常导致食品供应暂时紧缺而引发CPI“感冒发烧”。
有人指出,虽然目前CPI还是负值,但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不断攀升,通胀似乎已是山雨欲来,也令低收入群体对物价的敏感度越来越高。记者 陈静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