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杭州城管公务员招考要求2年以上捕犬经验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2009-12-02 14:53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杭州江干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公务员招考,要求具有捕犬经验。沈一帆绘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12月2日报道 公务员招考一年热过一年,对应试者的条件要求比较严格也不足为怪,但看到下面这个职位的要求,相信还是会让人一头雾水:应试者要有2年的“捕犬”经历才可以报考。

  这是什么职位?为何要求如此奇怪?记者随后展开了采访调查。

  想考城管执法岗位

  需有两年“捕犬”工作经历

  给本报打来电话的是杭州市民朱小姐。她说自己的弟弟今年准备报考公务员,各方面都符合要求,但却卡在了经历要求上,“我真想不通,考公务员要捕狗经历有什么用?”

  朱小姐的弟弟小朱是大专毕业。11月28日本年度公务员招考报名开始后,小朱翻遍了招录岗位,最后选定了杭州江干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但他点击报考选项、查看详细信息、准备申请的时候,备注条件让他傻了眼:要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要从事捕犬、拆违工作……

  作为行政执法队员,为什么一定要捕狗经验呢?小朱觉得哭笑不得:“我去哪里找两年的‘捕狗’工作经历呢?再说,就算我有‘捕犬’经历,我又该找什么单位来开具这样的工作经历证明呢?”

  记者调查

  都是“捕犬”也有不同要求

  城管执法与捕犬有什么必然联系呢?昨天下午,记者登录了2010年浙江省各级机关考试录用报名系统,在杭州岗位目录第6页找到了小朱准备报名的岗位:江干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执法队员6”,对招考对象的要求是“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同时备注为“从事捕犬、拆违工作”。

  与此同时,记者还发现:同一个城管单位,同样的捕犬岗位,却有不同的经历要求。小朱要报考的“执法队员6”招考对象要有工作经历,学历要求大学专科及其以上;而同属于江干城管岗位的“执法队员5”,同样是从事捕犬、拆违工作,招考对象却没有工作经历要求,学历要求为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对此,小朱颇感无奈:“学历是本科,就不要求有‘捕犬’工作经历;学历是专科就有了这个要求。看来,我们这样学历低的人就必须得有点(捕狗的)体力,实在不公平啊。”

  用人单位

  只是为说明工作性质

  用人单位设置这样的奇怪“要求”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昨天下午,记者首先联系上江干区城管行政执法局团工委副书记周邱忆女士,她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城管工作分类有犬类执法,之所以提出相关要求,也是想招一些专业人员,但详细情况还是建议直接咨询局办公室。

  随后,记者又联系上江干区城管行政执法局办公室,工作人员杨小姐强调,这只是为了说明工作性质。“在以往的招聘中,有人冲着公务员的名头来报考,千人过独木桥,好不容易考进来才发现工作很苦很累,和想象的有差距,有的甚至受不了就辞职了,这给考生本人和用人单位都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为了让彼此互相了解,并有一个双向选择的机会,我们才把岗位的工作性质也都标注出来。”

  同时,杨小姐还表示,她认为捕犬岗位要求的工作经验,是泛指基层工作经验,并非一定就是捕犬经验。而对于记者发现同样的捕犬岗位对不同学历者有不同经历要求的疑惑,杨小姐称,这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商议决定的。

  主管单位

  最终招录要靠分数说话

  江干城管要求的基层经历到底该如何理解,它对考生报考岗位又有什么影响?记者就此电话咨询了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管理办公室。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是指:2009年11月28日前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生产一线、农村、县级(含)以下党政机关工作,或曾在军队团(含)以下单位服役,自谋职业、个体经营累计2年以上的经历。但他同时强调,工作经历并不影响公务员选拔,最终招录还是要靠分数说话,即笔试和面试成绩之和,由高到低选拔录用。

  那么,如果总分相同,是不是会更看重有类似岗位工作经历者呢?对此,工作人员给予了否定。他说:“这种情况还很少见,但即使总分一样,也会优先考虑笔试分数高的,不管是否有相关经历。”

  对于不同的经历要求,该工作人员称,按照有关法规,凡达到专科学历都可以报考,一定的基层经历要求也是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

 
 编辑:朱羽喆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