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
近三成月收入千元以下
调查显示,月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摊贩占27%;月纯收入在1000元至2000元的摊贩,占41%;月纯收入2000元至3000元的摊贩,占32%。摊贩冬季的收入比其他三个季节差一些。
分析:张永春介绍,卖烤红薯、蔬菜、水果的摊贩,收入比较低;卖小装饰品、生活小用具的摊贩,收入相对高一些;路边卖烧烤的摊贩收入最高。
居住
六成摊贩搬家超过三次
在居住流动性方面,62%的摊贩来西安后换过3次以上居住地点。所有被调查者中,在西安租房居住的摊贩占92%,6%的摊贩是在亲戚家里借宿,2%的摊贩是西安人,住自己家里。有的摊贩在城内摆摊,为了房租便宜,住到城市郊区,每天骑自行车进城摆摊。
分析:“随着城中村改造,如今城内便宜的民房越来越少,摊贩租房越来越难,城市发展对摊贩生存有挤出效应。”张永春说,摊贩租赁一个五六平方米的民房,每月房租至少120元,房子再稍微大点,对于收入微薄的摊贩来说,吃不消。
衣着
小寨的摊贩衣着最光鲜
调查中,13%的摊贩非常注意衣着打扮,买衣服的理由是“得打扮一下”,让顾客看起来舒服、干净,这部分摊贩主要集中在大学集中的南郊,特别是小寨区域;一些卖时尚玩具、围巾、手套的摊贩,衣着比较时尚。19%的摊贩比较注意衣着,“经常买衣服”。“不常买衣服”的占68%,这一部分摊贩在穿衣服方面不太在意,很大一部分衣服是从老家带来的。
分析:“交大门口出现衣着时尚、面貌俏丽的糖葫芦西施,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张永春说,当然,这只是摊贩时尚化的初露端倪,对于大多数摊贩来说,在城市里挣的钱,除了自己日常开销外,基本都用在农村,如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等方面。
家庭
九成摊贩认为家庭和谐
92%的摊贩认为自己家庭关系比较和谐,只有8%的摊贩感觉不和谐,不和谐的原因集中在夫妻关系、照看孩子、赡养老人方面。
分析:“数据表明,摊贩和子女交流、沟通的机会不多,长期处于异地分居的生活,有可能给家庭带来满意度降低的问题,也可能带来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张永春介绍,摊贩都承认和孩子沟通比较少,但是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都很重视,100%的摊贩愿意让孩子读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