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西安含光路一超市工作人员说,该店食用油零售价涨了1~1.5元本报记者董国梁摄
国内两大食用油生产商福临门、金龙鱼宣布,12月伊始,食用油开始新一轮涨价,油品涨幅在10%~15%。对此,专家指出,仅仅食用油涨价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在此提醒读者,根据自家情况进行购买,不要盲目抢购,毕竟食用油也有保质期。
涨价幅度在10%-15%之间
福临门方面表示,从12月1日起,陆续向全国终端零售商超发布提价通知,大豆油、调和油、菜子油等几乎全系列的油品都在提价之列,提价幅度在10%-15%。
金龙鱼方面说,提价是从最近这两天开始,每个油品提价幅度都不同,两大主力油品大豆油和菜子油,提价幅度在6%-6.5%。如金龙鱼5L一级大豆油每桶从45.9元涨至48.9元,5L一级菜子油每桶从48.9元涨至50.9元。有消息称,金龙鱼调和油上涨10%-12%。
关于终端卖场何时提价,福临门方面表示,“预计本月中旬或下旬会调整完毕。”金龙鱼方面则表示,“需要两周的时间。”
涨价态势将持续到春节前
今年食用油价格涨涨跌跌,已有多轮。其中,在今年2月和7月,国内食用油降价,其中7月更是集体降价一成;5月份,在金龙鱼的带动之下,多个品牌陆续提价;10月中下旬,由于新一季花生收成下降、原料价格上涨,花生油率先提价10%—20%;到现在11月底、12月初,除花生油外,其他品类的食用油价格上扬。
中华油脂网信息分析师郭清保认为,食用油涨价态势将持续到春节前。
供应商想涨,但超市却不一定想涨。据广东一家大型超市透露,近日他们的确是接到部分食用油供应商发出的关于涨价的通知,但他们不会跟着涨,反而会约供应商坐下来“谈判”,希望维持食用油价格稳定。
涨价原因原料价格上涨
中粮集团负责人表示,食用油这一轮提价,主要是受到国际行情的影响,目前原料的价格涨幅已远远超过企业设定的食用油价格涨幅。金龙鱼也称,“面临的原料成本压力很大”。
据了解,最近一两天,国际大豆的到岸完税价从3500多元/吨涨到了3900元/吨,而东北大豆减产,农民又对国家托市收购价有预期,惜售心理严重,使得国产大豆价格攀升。
涨价影响不会引发通胀
食用油价格的新一轮上涨是否成为引发通胀的诱因?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刘福垣称,食用油的价格上涨是由其本身的周期决定,和原料的涨幅及市场的供求有关,而通货膨胀是货币发行量增多造成。食品等商品价格因为自身周期或原料等原因导致的价格上涨都是由市场规律自身调节的、属于正常现象。市民不用担心这会引发通货膨胀。
生活提醒 不要大量抢购
食用油市场价格今年已经起起落落好几回,每次都是大品牌涨价前先放风,随后各方闻风而动,“先涨价后促销”,进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虽然涨价几成定局,但我们要提醒广大消费者,食用油也有保质期,应根据各家的实际情况进行购买,不要因为涨价而大量购买,最后导致没有食用完就过期。综合《新京报》、《南方日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