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出来的上海被淹没图景。
水淹上海
据说足本的好莱坞大片《2012》有这样的骇人场景:惊天波涛将上海、香港等中国沿海城市眨眼间吞没。如果气候持续变暖,这种末日景象不是没有可能到来。
今年11月发布的《长江流域气候变化脆弱性与适应性》报告指出,近30年来,上海沿海海平面上升了115毫米,高于全国沿海平均的90毫米。综合国内外各方专家预测,到2030年,上海相对海平面将比2010年上升12厘米,到2050年上升25厘米。
来自南极科学研究委员会的报告更是“危言耸听”:南极洲西部冰川融化加速,使得全球海平面以两倍速度上升,预计在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会上升1.4米。
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上海将有1/3的面积将被海水淹没。到时候,大量沿海低洼地区的民众内撤,结果不仅是食物和水资源的益发稀少,甚至,由于人口大量迁移引发社会动乱。
“从理论上说,如果不采取积极防御措施,到2050年,上海存在被海水侵入的可能。” 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华林博士说。
事实上,今日的上海市民已经可以感受到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后果。由于产量下降,价格上涨,今年春天,许多上海人吃不到产自长江的刀鱼了。导致刀鱼减产的因果链接就是:海平面上升——盐水入侵——生物多样性降低。
在网友的“危机想象”中,上海淹没则已变成一幅清晰的画面。这是一张在门户网站和论坛上流传的“上海被海水淹没的情景图”,画面上,外滩陷入一片汪洋之中,浦东一些高楼大厦只剩下屋顶还露出水面,连东方明珠最下面的球体也有大半陷入水中。
“如果预知70年后,上海被海水淹没,你现在还买房吗?”一名网友发帖问道。
“我马上去学游泳!”另一名网友跟帖说。
洪水灭世
末日气候不会只垂青上海,环球同此炎凉,谁都好不到哪去。
2002年,日本做了一台名为地球模拟器的超级计算机,用模拟地球现在的气候条件来预测一百年后地球的景象。结果令人无法乐观。他们预测50年后的北京,不会再有冬天的景象,气温常年在35℃以上。到2096年,日本九州岛会全部淹没在海水中,而纽约周围的海水已经高出现在的城市9米——除非他们把整个城市地基不断往上抬。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设想一下:
随着海平面上涨,43个太平洋低地环礁岛国集体求救,如果气温继续上升,他们将在太平洋中全军覆没。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成为世界首个沉没进海水中的国家。
已在融化中的格陵兰岛如果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涨7米。而在南极,已有370万平方公里的冰架断裂。如果南极融化,57米的海水增幅将把地球淹没。
这不是《2012》的虚构性镜头,而是可能来临的人类命运。
正在融化的格陵兰不断地释放着冰山,冰山融化成海水将直接导致海平面的上升。
北纬81度,这里没有冰。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破冰船极地曙光号沿着格陵兰岛的西海岸一路北上,杰森·博克斯(Jason Box)——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气候学家只穿一件深蓝的短袖T恤。“这十分不正常。”杰森看着海面说,“我们应该看到冰才对,可现在什么都没有。”
1994年,杰森·博克斯第一次来到北极考察时,“全球变暖”还是个赶时髦的年轻名词。那时候人们普遍认为,冰盖移动得十分缓慢,对气候的变化也没什么响应。直到2002年,美国人杰·兹沃利在GPS的观测结果中发现,格陵兰内陆的冰正以60%的加速度融化。在温暖的夏天,这一速度将达到100%。
这一次,杰森·博克斯要收回他两年前放在冰川附近的照相机。有冰川学家称这一方法正在变革冰川学。杰森将相机放在一个灰色的箱子里,一侧开有窗户,外加一个电子装置来控制相机每隔半小时到一小时自动拍摄一张照片。
在极地曙光号的餐厅里,杰森把照片连贯起来播放,像一段视频。画面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冰川快速流动以及崩裂的过程,景象令科学家瞠目结舌。冰山对于气候的响应比人们想象的更敏感,当日光强烈的时候,冰山的流动立即加快。这意味着如果气温继续变暖,冰川们的流动和融合将会加速乃至不可逆转。
在《圣经》记述与中国神话中,都有“洪水灭世”的传说,这是人类的原始记忆,还是对后世的预言?
地球会变成大冰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