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上访 越帮越忙
朱莉去公安部的次数最多,已经5次了。公安部信访处的人都认识她了,甚至跟她打招呼,“又来了?”
公安部信访处门前每天挤满了各地访民。这里上午发号,下午叫号。人们早早排好队,希望有机会陈述冤情。访民们一开始还以为朱莉是个记者,向她讲述自己的遭遇。或许是看到一个老外站在上访的人群中“不好看”,有一次,信访处工作人员请她进去坐,被她谢绝。她要求和其他上访者一起排队。
朱莉还找过最高检察院信访处和中央纪委信访处等部门。整个七、八月,朱莉几乎天天上访。她在王府井书店买了刑法、刑事诉讼法、宪法、信访条例。看完这些书,她觉得跟美国的法律条文区别也不算太大,差距在执行上面。
朱莉在北京上访,让刘士亮的律师很不高兴。律师认为朱莉是个外国人,她的上访把本来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这件案子正常情况下1个月就会作出判决,但至今没宣判,就是因为法院要办成“铁案”。
“我觉得,在中国有的地方,法律还是靠人、靠关系。”朱莉这样对记者说。
找奥巴马“告御状”
上访期间,朱莉还做了一件很离谱的事情:找奥巴马上访。
11月15日,朱莉的哈佛校友——奥巴马总统访华。朱莉想让奥巴马知道自己这位 “洋秋菊”的存在,决定“告御状”。
11月17日下午,她登记进入美国大使馆的一道门。走进院子,发现第二道门站满了等待总统的使馆要员和美国特工。她走上前,说明了自己的境遇,要求对方将一封信转交总统。但对方拒绝了她的任何要求,并要她赶紧离开。
朱莉没辙了,也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
12月2日,刘士亮案在五河县法院第二次开庭。前一天,朱莉又一次来到公安部信访处。出人意料,这一次她受到了热情接待。一名信访接待人员告诉我:“公安部对你的事情很重视,部长几次就你反映的问题进行了批示”。
朱莉匆匆离开公安部,赶去蚌埠。她不知道将来会怎样,只是想把眼前这场难关渡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