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我地坚守在平凡的岗位
l992年11月,带着成为一名优秀人民法官的梦想,26岁的杨宗文通过全国政法系统扩招干警选拔考试,进入北湖区人民法院(原县级郴州市人民法院)工作。杨宗文深知自己不是法律专业出身,他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学习,把自己身边的同事当作良师,虚心求教。10多年来,杨宗文仅法学专业和案例书籍,就翻烂了30多本,是法院出了名的“破万卷”。通过勤奋刻苦自学,他先后取得了法律专业大专、本科文凭,并顺利通过全国初级法官资格考试,从书记员一步步成为郴州市刑事审判一线的优秀法官。
同事们都称杨宗文为北湖区法院的“长明灯”,他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最晚的。三位老搭档之一的同事田忠民说,“他就像一头老黄牛,从未因为病而影响工作,也从未跟院里提任何要求,办案从不挑肥拣瘦,检察官对他的评价就是‘这个人很爱找麻烦’。” 杨宗文有句名言,“我们对现在负责,也要对将来负责,办案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过很多年翻开案卷来看仍然是铁案。”
在一起杨宗文主审的故意伤害致死案中,何某叔侄与被害人因口角发生互殴,何某在打被害人的同时,侄子拿着铁棍加入,失手把被害人打死了。开始检察机关因为证据不足把何某释放了,何某迅速潜逃。他细致地翻阅案卷了解到,何某虽然没有直接把被害人打死,但在侄子打人的过程中,何某也在推被害人,属于共同犯罪。法院认定何某侄子为主犯判了无期徒刑。后来检察机关终于把何某抓获绳之以法,何某为从犯,判了有期徒刑5年。
有次同事李国俊胃出血病了,庭长叫他休息几天,他随口便说“想想杨宗文忍受那么大的病痛,我这点毛病算什么。”
“他很平凡,很普通,也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他能忘我地坚守自己平凡的岗位,我觉得这就是他的伟大。”田忠民称杨宗文已成了很多同事的榜样。
杨宗文发病的时候,疼痛得厉害,要到凌晨三四点,等睡意战胜了病痛才能入睡,而早上7时多又要起床上班。为了能使自己睡,他什么办法都想遍了。
在北湖区法院,刑事庭总是最忙碌的,忙的时候,杨宗文日常的一天是:早上过来利用开庭前的间隙写判决书,开完庭到中午,休息一下,准备下午开庭,晚上继续写判决书,写到很晚就在办公室躺一下,第二天继续鏖战。
杨宗文深知,一个法官在他的工作生涯中,要审理成千上万件案件,但对于一个当事人来说,一生中可能只打一次官司,他每承办一件案件都殚精竭虑,苛求完美。
有人评价杨宗文办案的特点是不够果断,他办案非常注重调解。“有的案子判是可以判,但判了会使得矛盾更加激化”。杨宗文说,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判前多动嘴,判后少麻烦,真正做到当事人息诉服判和结案,注重调解可减少判后上诉、上访,促进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同事们统计,杨宗文审过的案子,没有一件发回重审的,也没有一件改判的。
有次,一位当事人周某送了2000元的购物卡给杨宗文,他当场就退掉了。侯勋告诉记者,杨宗文一次治疗花费就要一万多,几乎所有的工资都花在看病吃药上了,比任何人都需要钱,17年来他能保持廉洁十分难能可贵。他说,只有行得正,坐得端,办案公正,那些歪门邪道就钻不了空子。
今年9月底,杨宗文再次赴河北廊坊治病,同事们为他捐款1万多元。出院时,北湖区法院院长王华玉特别叮嘱要他在家多休息一段时间再来上班。没想到他第二天就上班了,“快到年底是法院的‘旺季’,我休息怎么对得起这么多人的关心啊!”杨宗文说。
最愧对的是妻子
杨宗文说他最愧对的是自己的妻子肖文莉。肖文莉是郴州市药监所的一名干部,每次庭里和个人评先评优,杨宗文总是第一时间告诉爱人分享。
1997年,肖文莉怀孕了,当时31岁的杨宗文喜极若狂。然而在妻子孕期的关键时刻,杨宗文被区委区政府抽调到偏远的鲁塘镇抓中心工作。一天晚上,妻子由于劳累过度,突然发生流产,深夜里只身一人赶往医院,但最终孩子没有保住。
当杨宗文第二天赶到时,妻子早已出院了,看到妻子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他泪水一涌而出。夫妻俩从此后也没有孩子,杨宗文对妻子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妻子已经习惯了当他的保健医生、心理医生、保姆、护理员,习惯把最好吃的留给他。两人外出散步,遇到上坡,肖文莉会习惯性地要他把手搭在自己肩膀上,实际上是为了搀扶他一下,让外人看不出来。
每天妻子要等他回来才睡觉,照顾他的起居。半夜里,妻子时常会被杨宗文因为梦中翻身疼痛的叫声惊醒,她会悉心地为他按摩背部、喷药剂,让他缓解疼痛。肖文莉喜欢摄影、唱歌,乐观向上的她很会制造快乐给丈夫,让他的生活中充满更多的阳光。为了让丈夫不要有思想包袱,也会开小玩笑转换他的压力。
妻子会给他安排各种丰富的娱乐活动,鼓励他参加各种活动,帮助他寻找自信。在肖莉心中,杨宗文一直很帅,她从正面为丈夫拍了很多帅气的照片,摆放在家里。肖文莉淡然一笑说,这是生活中应该的照顾,结为夫妻就该相濡以沫、患难与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