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救援
有报道称9000维和人员被埋
中国国际救援队昨晚紧急飞赴海地救援
地震发生后,中国维和防暴队已派出两批人前往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总部采取救援行动。总部大楼已经倒塌了,曾有报道说有9000余名维和人员被埋。附近几个比较大的酒店也都倒塌了。供水、供电、通讯都已经中断,只能通过海事卫星与外界联系。海地政府现已经瘫痪,不能采取救援行动。
由专业搜救队员、医疗救护人员和地震专家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60余人,携带生命探测仪等抢险救护装备和大量物资、药品,于13日20时30分乘专机飞赴海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决定向海地提供100万美元的国际人道主义紧急援款;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已向海地外交和综合事务部部长发去慰问电,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开通24小时咨询热线,及时为包括港澳台同胞、华侨华人在内的中方人员提供各项援助。
记者连线
“希望奇迹会出现”
本报连线原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陕西籍女警李华
海地地震发生后,本报记者曾试图与联合国维和部队驻海地总部和中国营地取得联系,但电话始终无法接通。13日晚,记者连线曾赴海地参加维和任务的陕西女警李华。
接受采访时,李华不断地打电话给北京、成都和山东的战友,互相询问着来自海地的消息,然而直到晚上还是没有任何回应,她手里抓着手机,说“希望奇迹出现”。
记者:地震的这个时段,中国维和队员一般在做什么?
李华:地震发生时是当地时间下午4点多,如果有任务,中国部队可能在街头或野外巡逻,也可能在处置一些突发事件,没有任务的警察和官兵可能就在营地内,特警可能正在训练。
记者:中国部队在海地的营地建筑物抗震能力怎样?
李华:海地经济不发达,贫富差距很大。海地大多数是山区,富人的别墅一般多建在山上,当地农民的房子多是简易的板房,大多建在海边。
中国防暴队在海地现有125人,营地位于太子港市中心,是一个废弃的工业园区,外面是大厂房,里面是板式的房子,一般每个房间6至8人。我最担心的就是那8名被埋的战友,盼望他们平安归来!本报记者徐娟
海地全国人口与西安人口相当
海地共和国位于加勒比海北部,东与多米尼加共和国相邻,北濒大西洋,西与古巴和牙买加隔海相望。该国所在的地区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面积约2.78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三个西安市面积),人口892万(相当于西安市的常住人口)。海地95%是黑人,因此有“黑人共和国”之称。
海地与中国没有外交关系。1997年1月和1998年2月,中国和海地分别在对方首都互设贸易发展办事处。应联合国要求,自2004年10月以来,中国政府已向海地派出了8支维和警察防暴队。
这次是海地自1984年发生里氏6.7级地震以来最大的地震,也是加勒比地区遭遇的最强地震。除地震外,海地近年频遭自然灾害侵袭。2008年8月,热带风暴“费伊”、“汉娜”和飓风“古斯塔夫”、“艾克”接连肆虐海地,共造成近800人丧生,80多万人受灾。
地震会引来海啸吗?
美国发出海啸预警,称海啸可能波及距震中大约100公里范围内的地区,将影响海地、古巴等国。
对此,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表示,地震引发海啸通常需要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震级足够大,震源深度较浅;地震发生在陆地和海洋交界处;震源断层的错动方式为垂直方向的运动。根据中国和美国地震监测机构的分析确认,海地地震的发生是由于震源断层在水平方向上的平行错动,因此,海地地震不具备震源断层条件,应该不会引发海啸。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据新华社、中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