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以开放的名义留住谷歌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01-14 08:56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 马九器

  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商“google(谷歌)”,可能要退出中国市场。没有多少人相信“谷歌”真的要离开,但也没有多少人坚信它不会离开,这个带有浓烈后现代意味的搜索工具,既然能成为造就“世界是平的”的第九大力量之一,既然能空前地碾平一切知识面前的障碍,那么,这样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异类”,又有什么事情它做不出?离开还是留下,皆有可能。

  如果它的离开是对中国市场的失望,我们不妨欢送它,就像欢送一切舶来的失败者一样;如果它的离开是对中国式管制的不适应,我们也不妨理解,毕竟全球化下的市场行为也是不同制度、文化和思维的融合与妥协;但是,如果它的离开可能让很多中国人失却一条寻求知识的重要通道、失去一扇眼观世界的窗户、束缚正日渐开阔的视野,我们必须以开放的文化心态说声:请留下,谷歌。

  谷歌留下,它至少可以做一条互联网搜索领域的鲶鱼,它不一定是吸金大鳄,不一定在市场摧枯拉朽,但它可以用光怪陆离的创意、千奇百怪的创新去启发中国人,能够以其强大的专业素养来搅动市场竞争,激励本土企业的成长。

  谷歌留下,它至少在一个曾经历长期封闭的国家,可以帮助剪除一些思维束缚的壁垒,多一条整合知识的渠道,多一种掌握信息发展自我的机会。

  谷歌留下,它至少是体现中国开放自信形象的一种象征,一个在互联网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科学工具,一个给无数人的生活、工作和成长带来重要影响的文明成果,它的存亡去留,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蕞尔之事。

  尽管“谷歌退出”的根本原因仍扑朔迷离、众说纷纭,但一个令人心悸的因素正在无形的世界迅速传播——— 谷歌不适应中国式管制——— 牌照门、偷税门、侵权门、涉黄门等一系列波折让谷歌一度焦头烂额。这是个近乎无解的理由,因为这样的理由明显带有“开放-管制”相对立的逻辑,简单的认同这一理由难免有失肤浅。我们更愿意把“谷歌与中国式管制”看做两种文化的碰撞。

  谷歌的背后是一种基于精神信息领域的最为开放的文化,以及渗透其骨髓的美国文化;谷歌进入中国,它面对的是一个改革开放才30余年的社会,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大转型的环境。前者遵循没有边界的开放,追求精神世界的天马行空;后者遵循循序渐进的开放,追求稳定下的发展。这是两种指向和终极目的有相当差别的文化,之间难免出现摩擦。但谷歌和管制之间并非格格不入,通常不同文化在融合前必有碰撞的开端,碰撞的文化通过对话、了解和妥协,也必然会走上融合之道。正如“不存在完全不受管制的自由”之后一定要加上 “自由必须以不伤害其他人为限”的后缀,“每个国家的管制”也一定要建立在“遵守宪法和民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之上,如此,才能让“自由开放的需求”和“适当的管制”握手言欢。

  谷歌的奇迹是民众的选择、发展的趋势,离开中国所带来的“中国人诸多不便”恐怕更有悖于其“不作恶”的座右铭,在这样的理解下,谷歌最需要做的不是一走了之,而是正视文化碰撞融合的规律,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在循序渐进中与中国社会现实不断互动融合。

  如果一定要说出留住谷歌的缘由,那就是开放,对,一个开放包容的中国需要与一切能推进进步的文明成果进行交流。

 
 编辑:梁铮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