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妈妈踏浪远航
她是输着药液上的“千岛湖”舰。
起航前一个月,她得了肺炎,天天吃药打针,一下子瘦了十多斤。眼看着出发的日子到了,她毅然决然登上了舰。上舰第一天,别的人都参加誓师大会去了,她却在舰上的医务室里输液……
自己加入海军12年,还从来没有远航过,好不容易争取到这次难得的机会,她不想放弃。
出发时,她的儿子还不到两岁。
她就是海军舟山基地装备部质量监测站的女工程师钱怡上尉。
“红旗飘舞随风扬,我们的歌声多嘹亮,人民海军向前进,保卫祖国海洋信心强。”当这支铿锵有力的军歌再次响起,女工程师张开理想的双翼,告别了亲人不舍的目光,吻别了孩子稚嫩的脸庞,踏上了人生路途上最具意义的一次征程。在眩晕、烦闷与思念的颠簸里,这位年轻的母亲迎来了亚丁湾上不一样的海风。作为一名技术干部,她能参加护航行动,能在共和国诞辰60周年之际,和战友们一起在印度洋上续写人民海军的新篇章,这已足够让她自豪。
每当夜深海静的时刻,她总爱靠在舷窗边深情眺望。大洋的彼岸,有她幸福的家,她是父母眼中最疼惜的女儿,是丈夫心里最深爱的妻子,她还是一个懵懂孩子最依恋的母亲。然而,在责任与幸福之间,她选择了前者。
7月17日,是起航的第二天,那天也是钱怡的生日。如果不出海,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一定有热闹的聚会,有亲人的祝福,有燃着蜡烛的生日蛋糕……而这个生日注定有所不同,她收到了一份难得而珍贵的生日礼物,那是一张舰上特制的生日贺卡,贺卡上有首长、战友们诚挚的祝福话语。晚餐时,舰上“蓝盾之声”广播里传来了战友为她点的歌,正是她最喜欢的《人间》。柔美的歌声、温馨的祝福让她陶醉。
钱怡是考入海军工程大学的第一批女学员,她在大学里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而毕业分配到海军舟山基地后,她却从事了油料检测工作。为了尽快胜任本职工作,她恶补了化学、摩擦学、材料学、电机理论等相关知识,很快成了单位的技术骨干。在护航的装备保障中,她的任务主要是对主机、副机、电机等主动力装备的油样进行化验,就像医生为人体进行抽血化验一样,通过分析油样的各种指标,了解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那天,钱怡在检测主机滑油时,发现钠离子超标100多倍,她敏锐地意识到机器管路中可能渗入了含盐量高的海水,便立即通知机电部门对设备进行检查,果然发现冷却系统管路渗漏。幸亏发现及时,否则将会对主机带来严重后果。油料检测工作间通风不好,里面满是各种化学试剂,还有多达20余种的油品,这些化学物质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长期在里面工作,会使人感到头晕恶心,但钱怡从无抱怨,她坚持了下来。
出海以来,最揪心的就是想儿子的时候。有时打电话听到儿子清脆地叫一声“妈妈”,她的心情会晴朗好几天。平时,家里人总对儿子说“妈妈在船上”,搞得现在孩子一见到水里的船,就“妈妈,妈妈”嚷个不停。以前家里人很少看军事频道的节目,现在不但父母看,丈夫也看。特别是儿子,一看到军事频道上解放军的画面,就煞有介事地举起小手敬礼。
编队凯旋时,家里人带着儿子到码头迎接她。钱怡紧紧抱着儿子狠狠地亲了一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