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教授控诉“名校”与“奥数班”的交易本报记者黄利健摄
为啥屡禁不绝
-家长有需求,所以奥数班就不会关闭,无非是换个名头而已
-奥数班负责人多为退休老师,教育部门即使查处也没有办法
-通过奥数班将孩子纳入重点中学的招生范围,这种花费最低
-奥数害人的根源在于教育部门人为设置重点中学和所谓的名校
家长
上重点+考名校=好工作
奥数班
学费+考试费=好收益
学校
尖子生+借读费=名利双收
办奥数班的目的就是为学校招生和收借读费,它和学校之间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学校要择生、收钱有政策限制,但有招生权力;奥数班为了给学校送考生可收取报名费、考试费,双方各有所需,从家长身上各挣各的钱。
昨日,西安一家奥数培训班负责人向记者揭露了办奥数班背后的利益瓜分黑幕。
家长“不参加的话,怕孩子落后了”
主题词:学奥数+上重点+考名校=好工作+有依靠的后半生
“如果没有升学压力,我肯定不会让孩子去上奥数班的。”西安市高新区一家企业主管江梅说,“孩子的同学都去参加了奥数培训,自己的孩子不去参加的话,心理上会不平衡,怕孩子落后了。”
和江梅一样,西安市民董俊苗也表示,作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在好的学校上学呢?对于没有关系、没有钱的家长来说,上奥数择名校成为唯一的选择,进入重点学校的几率增加了,择校费也少了很多。
昨日上午10时,西安一家奥数培训班负责人王飞(化名)向记者表示,目前在择校升学的制约下,不要说媒体曝光、政协委员提议、学校联名抵制等,就家长需求这一条,所有奥数班就不会关闭,无非是换个名头而已。
他表示,很多中低收入者为了改变孩子和家庭的命运,家长期望孩子考上名校出来后,能找到好工作后半生有个依靠。与托关系、找熟人说情所花费的费用相比,通过奥数班纳入重点中学的招生范围,这种花费最低。
老师 一道奥数题大学生做了一小时
主题词:初中题+奥数考试=百里挑一
昨日上午11时,陕西师范大学退休老师刘涛新在家中和记者聊起自己的孙子,说起2006年参加某校附中奥数考试的试题。“学奥数本身出发点是好事,关键是让一些歪嘴和尚将经给念歪了。”刘涛新说,“比如‘解方程的二元二次方程配方’,这应该是在初中二年级教学中设置的课程,但被提前到了小学;再比如‘用1到18的任意数分之一加起来等于1,问需要哪几个数。’这道题我所带的一名大学生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将答案解答出来。原因是这家附中要在2万人里面挑选400名学生,其中这400名里面包括子弟、辖区小学以及关联单位的学生,百里挑一就是这样实现的。”
刘涛新拿出该附中教务处处长张某当年给他孙子的成绩单,上面显示数学140分卷,考了56分,语文60分卷,考了33分,而当时孙子在小学的成绩一直在学校前列,结果这么一考未达到录取分数线。要想上学,需缴纳3.9万元的择校费。
给本报打来热线的西安市民刘冰峰说,奥数害人的根源在于教育部门人为设置重点中学和所谓的名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