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含有三聚氰胺的问题奶粉在“潜伏”一年多后重新出现在市场上!
还有多少问题奶粉未处理?
广州市一德路某奶粉店的店主称,去年中期就曾有经销商上门推销一批奶粉,声称可低价处理。
新华社报道说,根据公开的资料,仅当年三鹿集团尚未出库的婴幼儿奶粉就达到了2000余吨,而当时对这批奶粉的处理也只是四个字:全部封存。
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估算说,广东还有10万吨问题奶粉在市场上流通。王丁棉强调,该数字仅是“保守估计”。
目前,广东境内清查的问题奶粉总量共计28.5吨,加上此前各地清查总量,与10万吨的估值仍然差距惊人。
不自首的企业怎么发现?
此前,广州市卫生局披露从化市某面包厂使用了来自宁夏的问题奶粉。从化市卫生局5日告诉记者,去年12月该面包厂检查出奶粉存在问题,随后主动向有关部门举报。
而另一家被披露使用问题奶粉的广东潮安真美公司也强调,他们是主动将问题奶粉原料送检的。该公司负责人称,他们也是被经销商所骗,完全不清楚奶粉存在问题。
两家企业均为“主动送检”,反而加重了广州市民对奶粉的疑虑。“这说明两家企业老板都很讲道德,办事凭良心。”经营服装生意的刘春说,“但不是每个生意人都是这样的吧,那些不自首的企业怎么办呢?”
清查难度很大
目前,广州市内进行的三聚氰胺清查工作,主要以2008年国家通报的20家企业生产的31批次问题奶粉为参考。但根据目前情况看,广东作为问题奶粉输入地的可能性更大,一旦企业或商家隐而不报,清查难度将很大。
此前,广州市卫监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问题奶粉查处的具体情况“尚不清楚”,“卫监所的监管范围为餐饮单位,如果是生产加工厂出现问题,归质监部门管;如果是面包坊,则可能归工商部门管。”
宁夏通报
问题奶粉是外省抵债来的
昨日,宁夏对问题乳粉专项整治情况进行通报,吴忠市天天乳业有限公司已被责令停止销售、限期整改,并罚款30万元;宁夏熊猫乳业有限公司已被责令停产整顿。
经调查,2009年6月,天天乳业公司接受了外省一家企业抵债的170.575吨乳粉,于2009年7月到11月期间,将其中的164.75吨更换为本企业包装,更改生产日期,销售到内蒙古、福建、广东3省区的5家企业。目前,164.75吨乳粉中有5.825吨原包装乳粉被吴忠市质监部门异地封存,66.125吨问题乳粉召回并被异地封存,其余部分正在采取召回措施。
在此之前,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产品被检出三聚氰胺含量超标,这家公司使用了宁夏熊猫乳业有限公司的奶粉原料。
来自福建省漳州市食安办的消息,从广东省流入福建省漳州市的25吨奶粉,其中尚未使用的5.725吨三聚氰胺超标奶粉已在当地有关部门的监督下进行了销毁。据新华社、《东方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