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国际博览
英国法院曝光CIA机密文件:对恐怖囚犯施以宫刑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京华时报  2010-02-12 10:41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据新华社电 英国伦敦上诉法院10日驳回英国外交大臣的请求,裁定将一份由美国中央情报局2002年提供给英国情报机构的机密文件公开于世。这份密件共7个段落,描述了一名在巴基斯坦被逮捕的囚徒遭严刑审讯的细节。机密文件一经曝光,英国舆论骂声一片,而美国白宫则大呼“失望”。

  遭宫刑折磨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现年31岁的埃塞俄比亚人宾亚姆-穆罕默德,自1994年开始以难民身份居住在英国。宾亚姆2002年4月因涉嫌参与恐怖组织在巴基斯坦被捕。

  在巴基斯坦,宾亚姆遭受非人虐待,此后又被中情局专机送往摩洛哥,在那里被关押一年半。在摩洛哥,他备受折磨,甚至被人处以宫刑。

  宾亚姆2004年被转押至阿富汗,随后又被送入古巴关塔那摩监狱。他2009年2月获释,数年来他一直没有受到正式指控。

  回到英国后,宾亚姆向世人公开自己遭受酷刑的经历,指责英国情报人员协助中情局将他逮捕,还对他在巴基斯坦的受虐过程熟视无睹。

  英国伦敦上诉法院10日裁定,公开中情局提供给英国情报机构,有关宾亚姆在巴基斯坦遭遇酷刑审讯的记录。

   已“手下留情”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这篇7个段落文件已被上传至英国外交部网站。

  其中一段写道:“在美国当局展开的进一步审讯过程中,宾亚姆被连续剥夺睡眠,这种做法对他所起的作用正在严密观察中。”

  “(审讯人员)对宾亚姆实施剥夺睡眠和威逼利诱……"人间蒸发"已经启动,”文件说,“宾亚姆在审讯过程中受镣铐束缚,我们对他采取的特别审讯技巧已经让他备受压力。”

  报告最后一段说:“这些审讯方式,假设由英国方面来实施,则明显有悖于英国政府1972年出台的相关规定。尽管我们没有必要将这些审讯方式归类,但按照美国当局来看,这可以说已经将残忍、侮辱控制在最低水平。”

  换句话说,这份文件认为,美国当局已经对宾亚姆“手下留情”。

  文中所谓“1972年规定”,即1972年时任英国首相爱德华-希思,下令禁止英国军队在审讯过程中虐待囚徒。

  情报捂不住

  路透社报道,英国高等法院两名法官去年10月裁定,鉴于英国民众对有关宾亚姆遭严刑审讯的情报资料“抱有很大兴趣”,英国政府应该公开这份情报。

  但英国外交大臣戴维-米利班德指责上述裁定“不负责任”并警告,情报一旦公开,将给英国与美国之间的情报合作带来不利影响,外交部随后提起上诉。

  但法庭驳回上诉。

  路透社报道,在上诉法院宣判前一天,米利班德提前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通气”,通知了美方情报可能会被公开,“重申了两国情报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不过,美国白宫10日回应说,美国对伦敦上诉法庭的判决表示“非常失望”。

  英国媒体、人权机构以及宾亚姆的律师一直要求英国政府公开这份情报资料,指责政府企图隐藏英国参与虐囚的“难堪、可耻”证据,因为情报一旦曝光,英国与美国政府恐怕就要为“国际战争罪而担负重大刑事责任”。
 
 编辑:李斌 来源:京华时报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英拒绝公布前关塔那摩囚犯被囚资料案败诉   10-02-11 11:13
·不顾中国反对 瑞士政府接纳关塔那摩“东突”囚犯   10-02-04 15:48
·伊朗总统建议用美国游客换回在美伊朗籍囚犯   10-02-03 11:26
·瑞士一州议会决定接纳两名关塔那摩获释东突囚犯   10-01-29 16:32
·意大利将开设国内第一所专门关押变性囚犯的监狱   10-01-29 12:35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