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老年服务中心,老人开心聚餐本报记者 李晖 摄
西安百岁爱心老年公寓汉城老年服务中心里住了近百位老人,他们大多都是西安人,然而春节回家过年的只有十几人。“打心眼里想回家过年。”在老年公寓过年的老人们说。
儿女到养老院陪老人过除夕
昨日上午11时左右,当记者走进汉城老年服务中心老年居住楼的时候,住在2楼的赵新生和张阿姨两位老人正在聊天,“因为我们住对门,是邻居,所以经常在一起说说话。”赵先生说。
赵先生今年61岁,在老年公寓里已住了半年多,大年三十当天下午,赵老的儿子、儿媳和孙子全部前往老年公寓,还带去了葡萄酒等东西,与老人一起在老年公寓里过除夕,直到晚上12时才离开老年公寓。大年初三赵先生回弟弟家看了自己的老父母,之后就回到了老年公寓。赵先生说,去年他做了颈椎手术,之后生活各方面都需要人照顾,而儿子儿媳的工作都很忙,于是,儿子帮他选了现在的老年公寓,“最主要的是,过年不回家可以给儿子儿媳减轻很多负担,如果我回去了他们肯定得时刻照顾我的生活,我不回去他们也能利用假期好好休息一下”。
据该老年服务中心院长刘洪义说,该公寓共住了近百名老年人,春节回家过年者只有十几人,其余老年人均在老年公寓里过的年。而像赵老儿子儿媳一样前往老年公寓陪老人一起过年的也有许多。
不回家跟儿女过年是无奈之举
与赵先生相比,说到春节为啥不回家过年时,67岁的张阿姨有些伤心。张阿姨以前是某高校的老师,家住西桃园,去年住进了汉城老年服务中心。张阿姨说,年前的时候看到有老人被接回去过年,她心里是既羡慕又觉得很压抑,“心里的那个难受劲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甚至有一种自己被抛弃了的感觉”。“在敬老院再好也不如家好,打心眼里还是想回家过年。”张阿姨说出了大多数在敬老院里过年的老年人的心声。“哪有不想和儿女一起过年的,但凡不回家过年者都是无奈之举啊!”60岁的陈阿姨说,儿子和儿媳都是打零工的,春节期间也要加班,加上儿子租住的房子又在六楼,而她又行动不便,回去了只能给儿子增加负担,所以,就选择在老年公寓里过年,“很想6岁的孙子,所以,每天都要给孙子和儿子打电话,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思念之痛”。
记者采访了西安5家老年公寓发现,在敬老院里过年的老人,大多属于生活不能自理者。刘洪义说,过年老人不回家的原因有很多,部分老人家中再无其他人,回去了没人能照顾其生活起居,也有些儿女过年要走亲访友,老人们觉得回去吃住不方便,还有极少数老人和子女的关系很不融洽,老人不愿回家。
为了让老人在敬老院里也能过一个和谐的新年,汉城老年服务中心特意重新安排了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七期间老人们的饮食菜单,每日不定时给老人送水果、小吃,大年三十晚上专门煮了水饺让老人们吃,大年初一一大早给每位老人拜了年,送去了小礼物。“虽然,没有了儿女在身边,但在敬老院里年过得也很不错,也会有种家的感觉。”老人们说。本报记者 李治燕
全国老龄办调查报告:
养老院老人44%因子女无力照料
全国老龄办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基本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近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子女无力照料”和“在养老院比在家好”是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主要原因,分别达到44%和39%,还有16%的老年人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而选择入住养老服务机构。据《京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