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正正
听说儿子大学里谈朋友了,家长划拨“恋爱专项经费”予以支持……高校进入开学季,记者发现,家长对孩子在大学期间的恋爱态度,已由从前的反对发展到支持、鼓励,甚至还有家长给孩子下达“大学期间谈个女朋友”的死命令。
坊间常言:“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学习期间恋爱犹如“盘中股票”很难预测未来。曾经,在恋爱方面,子女和父母不是一条战线上的“战友”而是战壕两方的“敌人”。然而社会不断发展,形势走向、思维观念亦在其中,昨天成功的经验或许就会变成今天失败的教训,当现实裸露在父母眼前,“拍拖经济学”似乎也需要开启一个新时代,利益获取与付出的比例严重不协调,作为父母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 “投资理念”,“恋爱专项经费”便应运而生。随之而来的是,“溺爱”、“愚昧”的帽子朝着父母们雪花般袭来,但冷静下来问一句:“这样的父母真的错了吗?”
“恋爱经费”,这是父母对子女未来的一种投资,天真无邪的爱情也许在校园中才会有生存的土壤,一旦接触社会常常就会变质。倘若大学以学业为主,毕业后知识无法及时地得到回馈,房子梦、汽车梦就无法实现,同样很难得到爱情的青睐,虽然残酷却是事实。相反,每月2000元的“恋爱专项经费”看似昂贵实乃实惠,与社会相比在大学期间收获爱情的可能性要大得多,相比之下,这一笔低额开销得到的却是高额的回报。放置于整个社会大环境下来权衡,有父母作出如此决定何足为奇。
不是父母的思维观念变了,而是社会的改变逼得不得不改变。因为他们年轻时的恋爱观已不再适合当下的形势,就业难、住房难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会成为萦绕在大学生头上的烦恼,消耗着他们的激情、活力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再加上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调似乎也为“恋爱投资”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此,再回过头去,我想每个人都会明白问题的症结所在了。或许人们只应对这种“投资”叫好而不是拍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