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绑架之都”的悲哀
被打劫已成为生活常态
在马尼拉,流传一种说法,“遇到抢劫事件,伦敦警察10分钟内赶到,纽约警察5分钟内赶到,马尼拉警察马上就能赶到,因为,他就在犯罪现场。”
“隔三差五,总会有这样的悲剧在菲律宾发生,所以,有人说马尼拉是‘绑架之都’,菲律宾是绑架之国,这并不夸张,也令人悲哀。”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菲律宾机构工作的拉娜说。
不久前,拉娜在驻地附近散步,突然被几个少年围住。他们都穿得很破烂,其中一个拿着水果刀,一个拿着一把像玩具的手枪。拉娜以为少年要抢她的相机,后来才明白只是要她手中的矿泉水。拿到手后,他们居然还抢着喝剩下的半瓶水。
公务员诺列认为这是菲律宾的耻辱,“当被抢劫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的话,民众也就麻木了。谁都要做好交付赎金的准备,或者更糟的结果”。“最可怕的就是习惯于这种麻木。”他说,在马尼拉街道上,出租车随意争抢客人,“我们上了车,从来不打表,打表也不按计价器付费。我最近记忆中只有一次是按表付的费用,其余全是多要钱。司机还满脸怒气。”
政治生态就是“贫穷加3G”
菲律宾一家媒体把菲律宾的政治生态总结为3G:枪(Guns)、钱(Gold)和帮派(Gangs)。《菲律宾论坛报》总编奥利瓦尔兹更认为,菲律宾政治就是贫穷加3G。
菲律宾目前的国家状态与二战后短暂领跑亚洲经济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1964年,菲律宾的GDP比日本还高,现在却只有日本的一个零头,在近1亿人口中,有一半左右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1986年,菲律宾被认为是美式民主的橱窗,但如今却成为东南亚政局最乱的国家之一。
《菲律宾论坛报》总编奥利瓦尔兹说,经济增长成果的18%被利益集团拿走了,“只有民众穷,才能维持腐败系统,只有民众穷,政客才能控制住选票”。
近年来,尽管该国多次出台反腐败条令,每隔几年就设置或调整一些肃贪机构,但成效迟缓。而在政治腐败、暴力频频的背后,是地方势力与家族势力、政府与财团相互勾结的社会现实。分析人士认为,这才是政府腐败和民众迷恋暴力的根源。综合报道 J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