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西安拆迁抢建怪相:违规者得利 守纪者吃亏
http://news.hsw.cn    来源: 西部网  2010-09-11 19:1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盖房不能住人 村民自己也不敢在家住

  记者了解到,在西安市北郊,几乎每一个要拆迁的村子都有类似的情况。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朱宏路上的郭家村,和蔡家村一样,这里加盖的现象也非常严重,少则加盖两层,多的加盖了四五层。

  郭家村村民:你再到里面去看看去,那里面临时盖的房,你说操心不操心,那里面(房子)都贴着瓷砖,瓷砖今天掉明天掉都是事儿。

  郭家村村民:这要三级地震就坏了。

  记者了解到,按照西安市城中村改造拆迁赔付政策规定:民房拆迁前,一般先是政策宣传,再对拆迁房屋价格进行评估,然后签订协议,进行兑现补偿,最后才正式拆迁。而这些村村民也仅仅是听到拆迁的风声后就开始突击加盖这些临时房屋,所以盖的极其简单,造价非常低廉。

  记者:盖房的一平方给你多少钱?

  包工头:一平方也就是一百八九。

  突击加盖的房子一平米造价只有一百多块钱,而这位盖房子包工头还说有利可图。那么,他们是通过什么办法降低盖房成本的呢?记者找到了一位经常建盖民房的建筑公司小老板,了解到一些实情。

  建筑公司小老板:我们经常包活,正常的活一般房子都是24(厘米厚)墙,但这种加盖的房子都是12(厘米厚)墙,而且砖、门、窗、楼板这些材料都是回收回来的,这样的房子成本也就是一个平米是150元左右,根本不能住人。

  郭家村村民:有些(村民)现在自己也不敢在家里住。

  记者:原来是一层?

  村民:自己加到五层六层,自己搬外头去,也不敢住呀。

  郭家村村民:加盖村里出几个事呢,死了几个人。

  记者:这里面?

  村民:嗯,死了两个人。

  蔡家村村民:那边那个村,房子正盖着,塌下来了,包工头和房东都抓起来了。

  加盖房屋致多起事故 监管走形式

  看来加盖房屋的危险性,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村民为了多要拆迁补偿款疯狂加盖,包工头为了多挣钱偷工减料,这也使得抢建的房屋安全事故频发。今年以来,陕西电视台《第一新闻》就报道了多起这类事件。

  2010年4月30号

  记者:这里是西安市北余家寨,就在上午九点多,我身后一栋正在建的民房突然发生了坍塌,当时还有人被埋在了里面。

  2010年8月18号

  记者:这里是西安市东郊的月登阁村二十排住房,下午一点钟的时候,在建的房屋发生了坍塌,据我们了解,现在已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

  《西安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拆迁范围确定后,拆迁范围内不得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和其他设施。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和其他设施拆迁时不予安置补偿。也就是说,主管部门有权制止这种抢建加盖行为。那么,相关部门又是怎么管理的?

  西安市未央区汉城街道办拆迁负责人:设立检查站,对抢建抢盖得材料加以制止,第二是从街道办事处抽调专门的安检小组,对在建的房屋进行安全检查。

  然而,对于这位负责人的说法,当地群众却认为是在走形式。

  郭家村村民:来就做做样子也有,谁管呢。

编辑:李晨
转发至微博: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房号越靠前可优先选户型 乌市拆迁安置户通宵排队   10-09-09 02:13
·拆迁户树居3月对抗强拆被判刑3年(图)   10-09-03 21:48
·拆迁户不满补偿服毒身亡 警方刑拘其亲属   10-09-03 19:21
·江苏常熟突击要求800住户拆迁 传最高法介入督办   10-08-31 10:11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