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志凤、叶忠诚在房顶泼汽油,不久两人身上均着火。官方声明称两人是在风力作用下不慎点着,并非自焚。而多名围观者则称看到两人浇汽油动作,且当日风力不大,烟雾很少倾斜“误伤”可能较小。资料图片

宜黄县新汽车站规划图。图上两栋高楼,一栋是汽车站的办公楼,右边一栋稍矮的(画圈处),就是钟家所在位置,钟家人称,这里将建一家酒店。 本版摄影(除署名外):南都记者 张国栋

当地综合厂的拆迁户称,政府并未与他们达成补偿协议,在住宿区张贴了一张强拆通知后,就开着铲车将住宅区夷为平地。

钟如琴昔日的美丽长留在照片中。家属供图
燃烧的真相
江西宜黄拆迁“自焚”惨剧再调查
9月10日,31岁的女儿钟如琴、59岁的母亲罗志凤、79岁高龄的大伯叶忠诚为保卫自己的家园不被强拆,与当地公安、城管及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近百名拆迁队伍抗争,他们燃烧的身体,再度刺痛我们。
拆迁背景 2009年,宜黄全县财政收入完成2.53亿元,收入总量在江西省列第88位,今年初,该县工作报告指出,宜黄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是: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较低;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资金需求量大、财政压力大;而在2006年,宜黄还被《小康》杂志爆出部分公务员被拖欠51个月工资,并称当地存在机关冗员严重、财务管理混乱、公务浪费无度的现象。
在财政的压力下,发展经济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要务,钟家所在的桥头村开始成为一方热土。
南都记者 张国栋
“不要刮脸,我好害怕”,钟如琴浑身裹着厚厚的纱布,脸肿得只能用馒头来形容,她不能坐起来也无法说话。临上手术台的前一天,这个31岁的美丽女子用妹妹递过来的笔,歪歪扭扭地画下自己的担心。
成都唐福珍自焚事件过去还不到一年,又一例与唐福珍相似的惨剧在江西抚州市宜黄县凤岗镇上演。9月10日,31岁的女儿钟如琴、59岁的母亲罗志凤、79岁高龄的大伯叶忠诚为保卫自己的家园不被强拆,与当地公安、城管及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近百名拆迁队伍抗争,他们燃烧的身体,再度刺痛我们。
就在今年5月15日,国务院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对于程序不合法、补偿不到位、被拆迁人居住条件未得到保障以及未制定应急预案的,一律不得实施强制拆迁。
仅仅四个月不到的时间,补偿还没到位,强拆的队伍抵达,惨剧发生了。
“上门教育”起冲突
围观邻居看到近百人的拆迁队伍,还有消防车和挖掘机
9月10日,一个宁静的早晨,天气预报说当日将有小到中雷阵雨(但雨一直未下),风力不大,东北风2-3级。
之前并无任何强拆征兆,罗志凤像往常一样,早上六点多钟就从家里出发,步行半个小时到宜黄县城菜市场,买了一条鳊鱼、一点瘦肉和青菜。前一天,女儿们说想喝点鱼汤,老太太还觉得小女儿如九太瘦了,要多吃点肉补充营养。
去之前,大女儿如翠还提醒说,最近拆迁不安全,不要去了,让三哥骑摩托车买。老太太回了一句:让你哥多睡一会。
买完菜回到家里,如九还在床上,老五如琴端着全家人的衣服,到大哥家的水池边去洗。大女儿如翠给一家人下好面条后,罗志凤加炒了一个藕片,叫起了如九,叫回了如琴,儿女们欢快地围坐在桌子边吃着。
吃毕,罗志凤拿着鳊鱼来到自己打的水井边,开始剖鱼准备中午饭。钟如翠打了一个蛋清做面膜。
似乎没有什么异样,八点左右路过钟家门前的一名乡镇医生记忆中,此时还没有消防车和挖掘机到场。之前一天的晚上7点多,乡邻潘俊斌散步到钟家,也没有发现有挖掘机。
早上9点多,同样是拆迁户的邻居邹国宏和他的妻子还来到钟家,刚刚坐了几分钟,便接到宜黄县房管局长李小煌的电话,称让他过去,夫妇二人离开。
事后看来,邹国宏夫妇被叫离是一个调开的信号,两人离开五分钟不到,危险突如其来。
钟如翠最先发现几辆警车突然在家门口停下,她似乎反应过来了,洗净脸上的蛋清就往屋里跑,边跑边叫:赶紧上楼。妹妹如琴和如九拎着两壶汽油上了二楼,并反锁住二楼的铁门,如琴叮嘱妹妹:把照相机拿出来拍照。母亲罗志凤也锁住通向楼上的小门,和大伯罗忠诚上了三楼。
钟如翠留在一楼开始交涉。钟如翠回忆说,当时到她家近百人的队伍,大多是身着公安和城管的制服,穿便服的政府工作人员中,她认出来有多次因为拆迁与她们交涉过的宜黄县副县长李敏军、宜黄县房管局长李小煌。另有多位目击者证实,他们也在现场见到过上述二人。
钟如翠说,自己当时问对方,你们想干什么?当地派出所的一名熊姓指导员“气势汹汹”地说:我们接到线报,说你们家里藏有汽油。钟如翠并未反驳,解释说,因为拆迁家里被停了四五个月的电,加之父亲之前有病不能断氧,自家买来发电机发电,理所当然需要用汽油。“你可以试试啊”,钟如翠指着发电机对熊说。
对于上门,宜黄县的官方说明中则有另一番解释,称是宜黄县城建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上户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既然是做思想工作,为何提前没有电话通知,做思想工作,用得着还带着消防车、挖掘机,需要带着100多人的队伍来吗”?钟如翠反问道。
争吵声中,警察开始在一楼进行搜查。楼外开始有周边邻居围观,其中也有那名路过又已返回的乡镇医生,他除了看到近百人的拆迁队伍,还细心地发现在加油站旁有一辆消防车、一台黄色的挖掘机。
一楼很快被突破,在二楼的钟如九感觉到门外传来拧门声,以及巨大的撞击声。在对面楼房的目击者潘俊彬也说,他在几十米开外都能听到撞门的“轰轰”声响。
冲突一度有缓和的迹象。宜黄县政府的通报中称,当日10时许,工作人员在钟家房前空地上与钟如翠及其家人交流,但钟家人情绪十分激动,并将门关闭,不让工作人员进入,并将早已准备好的汽油泼洒在二楼窗户、墙壁和自己身上。见状,工作人员迅速准备离开。
钟如翠介绍说,副县长李敏军曾对母亲说,让母亲下去谈一下,但母亲称:“你带这么多人来,一点诚意都没有,怎么谈?”要求队伍撤走才愿意谈。三哥钟如奎也称,当时队伍也曾稍稍“挪”了一下,但只是到了相邻的加油站,并没有走远。
罗志凤要求李敏军上楼来谈,钟家人证实,当时从一楼到三楼站满了警察和城管队员,李敏军也到了三楼。
但不知为何,冲突却再次发生,谈判没能进行下去。
在三楼的大哥钟如满回忆称,弟媳邓香英抱着五岁大的儿子赶到现场,称对方强拆是“土匪”,把自己的儿子都吓哭了,并质问对方有无搜查证,在此过程中,双方发生轻微肢体接触,警方将老大和老三两个男人都押下楼,邓香英和钟如翠也被双手反剪,按着头发拖下来。钟如翠试图抓住栏杆不放,仍没能拗得过,只在手臂上留下几处伤痕。
先将人员清理出场,似乎是强制拆迁的手段之一。南都记者获悉的一份宜黄县对滨江大道延伸段邹国宏房屋实施行政强制拆迁的工作方案,执行的内容项中有“强制将被拆迁人邹国宏和家属及亲属带离被拆迁房屋外,将被拆迁人房屋内财物搬迁至周转房内,并将其房屋拆除”。组织领导者中,总指挥为县委副书记王小林,“第一副总指挥”为副县长李敏军,拆迁参与人员包括公安、建设、房管、城管、国土、法制办、公证处、医院、县拆迁公司共计185人,其中甚至还包括当地电视台的两人。
这个庞大的拆迁队伍分为外围警戒组(45人)、拆迁清场组(56人)、现场处置组(14人),其中机动应急的人员职责是加强对家属及其亲属的监控,如其采取过激行为,一律带离现场,必要时可采取相应的强制手段。在实施步骤中又进一步说明分为八步:外围警戒组根据情况快速设立警戒线,拆迁清场组迅速劝被拆迁人及亲属离开现场,最后拆迁组拆除房屋,全体拆迁人员撤离现场。
但这一次因为随即而来的“自焚”,强拆未及展开未能奏效。
自焚还是误伤?
目击者:看到他们往身上倒汽油,当天风不大
对面楼房里拍下的视频和照片都清晰地还原了当时三人身上着火的一幕,但对于因何而着火,宜黄县政府和钟家人却各执一词。
宜黄县政府的通报中称:三楼的罗志凤(钟如奎母亲)、叶忠诚(钟如奎大伯)两人提了小桶汽油爬上三楼屋顶,快速沿着屋脊泼洒汽油,叶忠诚点燃了屋脊上的屋椽进行恐吓。由于风力的作用,吹溅起的火星点燃了叶忠诚身上衣服。叶忠诚慌忙自救,并将着火的衣服脱掉甩出去时,却不慎点着身边的罗志凤。罗志凤也连忙脱掉被点着的衣服,两人互救身上的火才扑灭。官方的通报中还称“拆迁对象总是想借点燃汽油的方式威胁上户工作人员离开和达到他们想得到高额补偿的目的”。
对此,钟家多名家属以及目击者有不同的说法。罗志凤、叶忠诚、钟如琴三人因为无法说话,没有办法了解到他们当时真实的想法,但钟家人均坚称,三人是在被逼无奈之下才自焚以抗争。
53岁的桥头村民潘俊斌当时正好在钟家对面的楼房,他称自己目击了整个过程。他介绍说,罗志凤和叶忠诚上了三楼的楼顶之后,起初揭开屋顶的瓦,在屋椽上点着了一些火,后来当他听到“轰”的撞门声和对面房间里女人们的哭喊声时,罗志凤拿起汽油壶往头上一倒,然后身上就着火,间隔不到两秒钟,叶忠诚也用塑料壶往身上倒,很快身上也着火。
到附近村子看望舅舅的24岁乡镇工作人员周先生站在一楼的侧面围观,他向南都记者称,他从侧面能清楚地看到屋顶上一个年龄较大的老汉(即叶忠诚),他也证实,他看到这名老汉有拿着汽油壶从头上倒下来的动作,很快,他就看到老人身上着了火倒了下来。相邻村庄32岁的青年邹来鹏位置与周先生大致相同,他同样证实,自己看到这名老汉有从头部向下倒汽油的动作。
在他们的印象中,当天风力并不大,站在现场身上没有任何感觉,燃烧后的烟雾也没有发生明显的倾斜,因而认为宜黄官方所称的“风力所致”的误伤站不住脚。
对于三楼发生的一切,在二楼的钟如九一无所知,因“觉得好怕”,对身边的姐姐钟如琴接下来的举动也没有反应过来。
视频和图片资料显示,在三楼的两人身上着火后不久,在二楼的钟如琴先是点燃了一块衣服或被子状的物品从二楼扔下,接着身上着火,从二楼跳下来。
对于钟如琴着火的原因,宜黄官方的通报中称,钟如奎家人此时的情绪十分激动,钟如琴也在屋内点燃泼洒了汽油的棉被,从二楼砸向楼下的工作人员,钟如琴在扔下一件点燃了的泼洒了汽油的衣服时,被火星溅到身上引起燃烧。这个“溅”字遭到钟家人的质疑,认为在当天的状况之下,不可能因“溅”而误伤。
在对面楼上潘俊彬的印象中,三人着火的时间相距很短,大约不到半分钟。
就在之前一天的晚上,因拆迁而熟识的潘俊斌还散步到了钟家,和罗志凤聊了一会。潘说,两人一聊到拆迁,这位性格直爽的老太太情绪就有些激动,“显得很气愤”,对他说经常有公安的人到她家周围察看地形,并称政府说如果达不成协议就要强拆。
“她说,要以生命来保护自己的房屋,如果像这样逼我,多活十年少活十年没啥区别,宁愿少活十年”,潘回忆说。
孰料一语成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