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汉中讯 (记者 陈卫平)9月19日,本报对西乡县堰口镇个别村组将富裕户冒充报为贫困户的报道,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不断有群众向本报记者反映,西乡县其它乡镇也存在着个别村干部优亲厚友、弄虚作假的情况。
村干部的妻子是“贫困户”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西乡县沙河镇桐车坝村。有村民向记者证实,他们根本就没有看到过村上公示的贫困户名单。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村民更是气愤地对记者说,村支书、村主任家的经济情况在村里都算是比较好的,其中村主任的妻子洪某还经营着一家面皮店。然而在上报给镇上的贫困户名单里,竟然也有这两位村干部的家属。
在桐车坝村村委会,记者果然在该村上报给镇上的“桐车坝村农村贫困家庭审核名单”里,找到了李某和洪某名字。
有的“贫困户”年收入竟达五六万
在西乡县城关镇中渡村村委会,当得知有群众举报个别小组长弄虚作假上报贫困户名单的情况后,村文书立即翻出上报给镇上的名单附本并告诉记者,该村共上报包括无保户、低保户在内的贫困户83户、296人。然而,经过小组长们的仔细核对,共有22户、92人不符合贫困户标准,现场被“拿下”。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这些人当中有做小生意的、有家里盖着三间二层小洋楼的,有个别人的年收入达到5、6万元,把这些人报为贫困户,他也觉得非常不妥。
中渡村村主任王万清告诉记者,按照有关规定,中渡村共有无保户、低保户52人,但镇上在本次“两项制度”上报贫困户的工作中,却给本村下达了指标任务290人。指标多,所以只要你有意愿,就按“贫困户”给上面报了。
监督举报电话形同虚设
村民刘某对记者说,公布的监督举报电话又大多是村干部的手机号,形同虚设。
昨日下午,西乡县扶贫办姚本向主任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简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国家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西乡县作为省上确定的10个试点县之一,前期工作已在全县23个乡镇的267个行政村展开。目前,各乡镇已经上报贫困人员96256人。针对个别乡镇村干部认识偏差、优亲厚友、弄虚作假的做法,县扶贫办将立即下发紧急通知,派驻工作组对全县各乡镇、村组上报名单进行再次公示、核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进行纠正。
对此,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