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法人员在沪太路拆车厂销毁克隆车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新民晚报讯 (记者 张欣平 特约通讯员 吴润元)今天上午,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首次对非法营运的克隆出租车进行集中销毁处理。这些假冒了正规出租车营运的违法车辆原本就是报废车、下线车、拼装车,却被不法分子用来载客牟利,安全隐患严重,当事人又长期不接受处理。在履行法定程序后,首批26辆克隆出租车被运往上海拆车厂解体处置。
液压机下,克隆出租车被压成“铁饼”
上午9时30分,随着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常务副总队长蔡敬艳一声令下,26辆形态破旧、车身凹陷的小客车依次被叉车铲起,送上拆解平台。工人们手持烈焰喷涌的切割机,将车身分割解体。在此前,车辆的五大总成(发动机、变速器、前桥、后桥、车大梁)以及轮胎、车窗玻璃等已被回收利用;解体的车体外壳被集中运到旁边的大型液压机下,瞬间被压成1米见方、20厘米厚的“铁饼”。
“今年以来,在广大市民的积极支持下,1-9月份已查处从事非法营运的黑车1070辆,其中克隆出租车213辆。”交通行政执法总队常务副总队长蔡敬艳在现场向记者介绍说,“为了保障世博客运秩序,交通执法总队坚决贯彻市政府《世博通告》(上海市加强查处机动车非法客运的通告),与公安部门一起继续整治非法营运,希望社会各界通过65353930继续举报非法营运克隆车。”
仍应追究违法者违法责任
据介绍,交通执法部门目前对克隆车的经济处罚每辆处以上限5万元的罚款,但仍不足以震慑违法者,罚款高于车价及配套费用,车主往往弃车而去,不来处罚,另到旧车市场购车,重操旧业。去年查扣的非法克隆车,仅有十分之一接受处理结案归档,而今年已被查扣的213辆,只有8辆克隆车的当事人前来接受处罚;执法部门需为逾期不来接受处罚、积压多时的大批黑车和克隆车等违法车辆承担巨大的保管成本,成为执法部门的沉重负担。
为依法公正、公开处置违法车辆,本市交通执法总队会同公安等有关部门依据法律规定,对逾期不来接受处理、积压达半年以上的首批26辆违法克隆车执行处罚公告、网上比对、属性确定、清理结算等程序,法定程序完成之后,由汽车专业公司进行车辆评估,确定这26辆克隆出租车已无使用价值。
一些业内专家认为,虽然将违法多时未接受处理的老旧车辆回炉熔化处置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做法,也符合法律规定,但从惩治违法、维护法律严肃性出发,不能让违法者逍遥法外,有关部门应健全对克隆出租车处置法规和处罚手段,司法机关应对逾期不来接受处罚的克隆出租车违法当事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