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国际博览
试管婴儿之父获诺贝尔奖经历30余年漫长等待
http://news.hsw.cn    来源: 东方网-文汇报  2010-10-05 09:5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罗伯特·爱德华兹

  冯晓瑜

  昨天,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英国剑桥大学的罗伯特·爱德华兹教授荣获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8年7月25日,首例试管婴儿成功分娩,这是潜心研究人类辅助生殖技术20多年的罗伯特·爱德华兹教授为世界带来了福音。由此,他获得了“试管婴儿之父”的美誉。授予他诺奖的理由是“他使试管受精技术用于治疗不孕成为可能,为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的不孕夫妇带来了福音。”

  迟到30多年的获奖通知

  这又是一个迟到的诺贝尔奖。根据惯例,早在十几年前,他就应该得到。可他所带来的技术,不啻于向人类社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为伦理、宗教、社会管理带来了重重挑战。人类不得不用更长时间来审视它、接纳它。它就是试管婴儿。

  1978年7月25日,英国剑桥大学的波恩诊所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一个名叫路易丝·博朗的女婴。罗伯特·爱德华兹也因此闻名世界。2007年,长大成人的路易丝·博朗又诞下一名健康男婴,用事实证明了试管受精技术的安全性。如今,全球已有约4百万个人类生命,拜试管受精技术所赐,才得以来到人间。

  在经历了30多年的漫长等待后,“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终于接到了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获奖通知。

  一个婴儿震惊了世界

  “试管婴儿”的诞生,对罗伯特·爱德华兹而言,是多年坚持研究的结果。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就感觉到试管受精将会是治疗不孕的一个重要途径,于是就开始系统地研究人类受精的过程。

  尽管动物的试管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早就有成功先例,但人类卵子的生命周期与兔子、牛完全不同。人类卵子如何成熟、不同荷尔蒙如何促使卵子成熟,乃至何时适合授精、哪种精子更易被接受,爱德华兹将谜底一一揭开。

  当时,他与许多合作者一起,不断探索如何安全地取到成熟卵子,不断尝试各种试剂配方使受精卵发育起来。“配药水就像在调配咖啡”——这种摸索的艰难,现在已经很难想象,因为在各大医院的试管婴儿实验室里,从病人服用的药物到实验室操作的试剂,都已有了成熟的工业产品。

  路易丝·博朗的诞生震惊了世界。这个通过试管受精形成的生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最巨大的压力来自宗教,人类的繁衍是上帝控制的,怎可由人来操纵?其次来自伦理,提供精子和卵子的、提供子宫代孕的、最终养育孩子的,谁算孩子真正的父母?这可能造就更多隐性的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

  就在伦理学家为“试管婴儿”争论不休的同时,试管婴儿的技术却在不断成熟、不断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爱德华兹的第一例试管婴儿,卵子来自自然排卵,后来技术的发展可谓超乎想象。

  细胞生物学专家、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细胞所研究员郭礼和介绍说,以前卵子无法储存,必须现取现用,如今不仅可以储存精子,还能储存卵子,甚至将整个卵巢储存起来。而现在科学家还能用干细胞分化出卵母细胞和精子,体外构建出了人造卵巢。“如今,整个人类的生殖工程科学研究领域已初具雏形,而罗伯特·爱德华兹是当仁不让的创始人——他开创了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他反对克隆人

  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中福会国际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赖东梅说,在不孕夫妇中,超过三分之一是由于输卵管堵塞,而试管受精给他们带来了福音。以前,不少人会担心靠试管生出一个“怪胎”,但经过长期跟踪统计发现,试管婴儿的畸形率与自然生育几乎是一样的。

  国妇幼试管婴儿中心主任吴煜告诉记者,如今除了常规试管婴儿,他们还能把单个精子注入卵细胞、将一同受精的多余胚胎冷冻起来,分批次植入子宫,使试管婴儿的累积成功率上升到70%以上。这使更多不孕夫妇愿意接受试管婴儿。“以前,很多病人连病假单上都不愿写试管婴儿,而现在不少人主动要求采用试管受精。”

  一项造福了无数家庭的技术,获得诺贝尔奖,自是万众称快。我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邱仁宗认为,在这项曾“被口水淹没”的技术捧得诺奖之际,应该进行伦理上的反思。

  他称试管婴儿是“一项很伟大的贡献”,开辟了人类繁衍的新时代。“现在看来,当时一些所谓的伦理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社会管理的提升来解决。”他说,比如有些开展辅助生殖的国家将所有试管婴儿的数据进行计算机登记,婚姻部门可据此查询准新人的遗传背景。香港立法规定养育父母为真正父母,而代孕母亲具有探视权等。同时,试管婴儿的出现也为干细胞技术的发展扫除了一些伦理上的障碍。

  但同为革命性新技术的“克隆人”,却另当别论。爱德华兹本人,也坚决地反对克隆人。爱德华兹曾5次来到中国,2006年他来中国参加一次学术会议时,明确表示,进行“生殖克隆人”试验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他坚决不做克隆人。

  他认为,就目前技术而言,无法保证“克隆”的安全性,或许在创造一个健康的“克隆人”之前,科学家们可能会先造出成百上千的畸形儿。而制造大量基因结构完全相同的人,可能诱发新型疾病的广泛传播——“它违背了人的生命伦理原则,损害了人的尊严。”

编辑:李晨
转发至微博: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英国科学家获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0-10-04 19:41
·诺贝尔奖今起陆续公布 "瘦素"发现者呼声高   10-10-04 16:35
·2010年诺贝尔奖今起陆续揭晓 奖金约146万美元   10-10-04 08:36
·2010诺贝尔文学奖7日将公布 瑞典诗人有望获奖   10-10-03 11:02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