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师傅砸掉传达室西边的窗户,准备安装电动门,以后外来人员都须经过传达室登记才能进入学校本报记者王警摄
本报报道了小寨小学校园可以自由出入后,昨日,雁塔区区长汪文展批示,要求迅速解决小寨小学的安保问题。昨日下午,学校已动工整改,为传达室安装电动门,以后进出者必须登记。
回放:西安一小学校园能自由出入 家长担心孩子安全(图)
昨日上午放学时,记者再次来到小寨小学,校门口的“雁塔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牌子上,贴了一则新的通知,“凡在雁塔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办事人员的车辆一律不得入院”。
昨日下午,雁塔区副区长姜长智带领雁塔区教育局局长赵之光和雁塔区公安部门一起来到小寨小学,对小寨小学的校园环境研究后,确定了几条整改措施。
小寨小学教导处主任白彦博告诉记者,按要求,学校将从硬件上加强安保,在传达室的位置设一个电动门;其次,今起所有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校园,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必须先登记,再由相关单位的人出来接方可入内。相关部门还要给小寨小学安排一名专职保安,专职做好来客登记和巡视工作。
下午5时,小寨小学门口的传达室已经开始动工整改。
声音 家长:小寨小学“性价比高”
对于这所“新市民”小学,昨日上午11时35分,等着接孩子的家长李生辉用了一句话评价小寨小学,“性价比很高”。
李生辉的孩子今年刚入学,在小寨小学上一年级。孩子未入学前,李生辉先后去了五六所学校,都被高额的赞助费吓住了,“动辄就是七八千,最高要到3万元,我一个打工的哪来这么多钱?”而他最终给孩子选择了小寨小学,每个学期只收几十元的课本费。李生辉说,他要求并不高,只要孩子能像城里的娃一样顺利入学。
刘师傅的孙子已经在小寨小学上三年级了,这几年,只要周边谁家有孩子上学难,刘师傅都会建议去小寨小学报名。“学校好进,里面都是打工家庭的娃,挺好的,”刘师傅说,“学校对面就是小寨路派出所,感觉也安全。”
市民:还要让学校“更完美”
然而,小寨小学里有一所人才市场这件事,很多西安市民却“很有看法”。
西安市民张女士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学校怎么能和人才市场共用一个场所呢?简直是用孩子的安全开玩笑。”张女士说,今年以来,校园安全已经是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西安市各级部门也先后出台了很多措施和规定。可她没想到,在繁华的小寨,居然会有小学还在实行如此宽松的校园门禁制度。“如果这是一所城里孩子集中的学校,会不会也有这种情况?如果有这样的状况又能存在多久?”同样是孩子家长的西安市民吴先生尖锐地质疑。他说,这几年,政府越来越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希望政府部门为新市民做好事时,做得更完美。”本组稿件均由
本报记者段晓宁采写
手记 唯有心安处方能是吾家
虽然学校里有个人才市场,在小寨小学门口采访时,近10名家长却都说小寨小学“好”,因为这所学校不收赞助费和学费,还满足了他们让孩子在城里上学的简单心愿。尽管这点要求很简单,但很多进城打工的人却为它付出了很多周折。
近几年来,西安市一直以一种博大的胸怀来接纳我们城市的建造者。然而,要想让新市民真正融入城市,感受心灵上真正的平等,那就得关注他们的孩子、关注他们的身体、关注他们的精神。
毕竟,唯有心安处,方能是吾家。否则,城市对他们来说永远是他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