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加息或将挤破房价泡沫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10-21 05:0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央行这次加息多少有些出乎市场意料。在上半年人们曾强烈预期央行加息,但是进入九、十月份之后,加息的市场预期已经明显降温,多数研究机构都预判年内不会再加息,连央行行长周小川也说年内不加息。但出乎市场预料或许正是此次加息的目的之一,因为25个基点的利率上调幅度并不算大,所以时间点的出乎预料才能够保证政策效果的显现。

  笔者认为,即将于本周四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是加息的直接原因。市场预判9月份CPI涨幅可能再创新高,有可能达到3.7%左右。依此预测计算,按照加息前的利率水平对比,居民在银行一年存款到期后实际利息收益是-1.45%,“负利率”现象被进一步加剧。0.25个百分点的利率上调,尽管仍然没有改变“负利率”,却至少可以缓解居民对存款缩水的担心。更为关键的是,此次加息是三年来央行首次上调利率。一般而言,利率政策的调整都属于方向性变化,也就是说20日的利率上调意味着货币政策进入到新一轮加息周期中。尽管本次利率上调幅度不大,但是未来利率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已经被打开。

  当然,由于整体利率上调幅度不大且“负利率”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我们很难期望此次加息能够给公众生活带来大的变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加息有可能给房地产市场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甚至直接推动楼市僵局被打破。

  随着国庆节前“国五条”公布,以及各地房地产调控细则的陆续跟进,国内房地产市场再度进入到新一轮观望周期。但是观望并不意味着房地产价格坚冰解冻,由于房产调控持续时间已经近一年之久,所以需求方的心态并不稳定。与之相反,市场调查却显示很多开发商仿佛稳如泰山,面对调控政策的进一步升级并没有主动降价促销的计划。事实上,所有的投资性市场都有趋势性交易的特征,即一旦上涨趋势形成就会延续下去很难被改变,但是如果既有趋势被改变了,同样也很难再被修正过来。当下的房地产市场就是如此,需要一些市场角色率先改变上涨趋势,否则市场的僵局就很难被打破。前期房地产购房贷款已经全面收紧,包括首套住房贷款首付都已经提高至三成,再与此次加息的市场效应相叠加,将明显增加购房者的首付款压力和利息成本。

  可以预判的是,那些资金实力不强、还款能力有限的自住型购房者,都将会选择暂缓其购房计划。不仅如此,一旦利率正常进入到加息周期,最终必然会影响到购房者的心理预期,使得整个市场的需求欲望进一步降温。而从供给方来看,加息直接加大了房产商的开发贷款的利息成本,而市场成交低迷使得房款回笼非常困难。尽管大的开发商能够凭借之前几年的暴利勉力维持,但是市场的突破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笔者认为,中小开发商以及去年以来高价拿地的开发商将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迫使这部分开发商加快项目开盘和销售进度,缩短销售周期,以尽快回笼资金偿还贷款,市场趋势由此而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日加息当天,央行特别强调要严控房地产开发贷款,这一系列针对性举措之下,预计部分开发商将加快推盘,甚至开始率先降价销售,未来房价整体松动的可能性随之增加。果真如此的话,加息带给公众的福祉就不仅仅是25个基点利息增加了。(马红漫 经济学博士)

编辑:梁铮
一键转帖: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