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何谓抗生素滥用”应有国家标准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10-21 05:0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 吴 帅

  13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公众慎用抗生素,对抗生素使用要坚持不随意买药、不自行选药、不任意服药、不随便停药的“四不”原则;14日,卫生部官网发布 《专家解读耐药细菌知识》,再次重申这一意见。虽然提醒和呼吁接踵而至,但一些医院和药店滥用、滥开抗生素仍是公开的秘密。一位专家称:“我国抗生素有一半是滥用的说法一点不为过。”(10月20日《潇湘晨报》)

  一位基层医生在网上发帖,标题是这样的:如此病重,输液一次治愈———太不可思议了!一次治愈,在病人眼里,这难道不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吗?但同行们给出的却是一种相反的评价,以否定为主。因为这位医生总计使用了五种抗生素药物。这种冲突在于,患者根本没有什么办法及途径去判断治疗方案的利弊优劣,所以,他们当然只能以“谁能在最短时间治好病”作为主要标准。实际上,这不但不公平,还可能危害颇大。

  在这种功利性太强、不甚合理的判断标准下,为了让患者“欢喜”,怎么可能有人不去滥用抗生素?我刚从医时,一位很成功的门诊名医就向我传授经验:在门诊,如果你不加用激素类药物,病人一天看不好病,他们就会认为,你不会看病。最后,你就会失去病人,难以立足。

  在这种卫生“潜规则”下,老老实实按照抗菌原则使用药物的从业者就会吃暗亏。那些将滥用药物发挥到极致的人,就能够凭此导演出那种种“一次治愈、一天解决问题”的神奇医疗效果,引得就医者的高度认可,从而混得风生水起。正因如此,出现“抗生素有一半是滥用”、“医院8成患者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现状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当然,经济利益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个以药养医的年代,要抑制住医疗机构及医生们通过卖药来创收的冲动,那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要解决这种“乱”象,关键是在“何谓抗生素滥用”问题上,我们应该有一个国家标准。哪些常见疾病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哪些疾病应该使用抗生素,应首选哪种抗生素,使用规范疗程又应该是多少天?此外,我们还应该建立一种按照医疗机构级别,遵循从低级到高级的原则,来配置使用抗生素药物。据我所知,在香港,门诊及基层医疗机构一般是不允许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与此同时,还应该有一种明确而具体的国家卫生标准,来指导医生及患者对待药物使用。比如英国就要求医生不得给患有咽喉痛、扁桃体发炎、感冒、咳嗽、鼻窦炎等病人开具抗生素类药品处方。

  如果这个社会问题在根本上得到妥善解决,在不远的一天,人们很可能就会经常性看到这一幕,一位感冒发烧的病人去看医生,医生只是叮嘱他回家休息或服用止痛片即可。病人在家连续发烧、头痛了两三天,他也不会对医生有任何的怨言与牢骚,以及给出负面色彩的评价。要实现这一种卫生理想,首先就得制定这一种国家卫生标准,这是迈不过去的一道门槛。(作者系医生)

编辑:梁铮
一键转帖: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