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兵马俑考古欧洲获奖的“坐标”意义
http://news.hsw.cn    来源: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2010-10-24 13:15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22日,中国秦兵马俑考古项目登上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颁奖台。这是中国考古项目及考古专家首次获得这一国际奖项。评委会表示,希望通过授奖突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详细

  此次获奖,是对中国考古学家专业成就的肯定,是对中华文明重要地位的认可,更是一次推动中欧文化交流的契机。正如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基金会负责人圣胡尔霍所言,此奖的宗旨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存与交流,中国考古队获奖是中欧文化交流的一个完美时刻,是双方彼此学习、取长补短的又一个良机。

  作为东、西方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国与欧洲对人类文明进步都作出了巨大贡献,2000多年的中欧文化交流史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篇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欧文化交流不断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欧文化交流活动频繁,逐步形成了高层次、全方位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新格局。

  例如,从2003年开始,中欧之间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专题活动,如中法文化年、“意大利年”、“西班牙年”、“希腊文化年”、“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等,受到中欧人民的热烈欢迎。作为常设项目,双方彼此设立的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法国文化中心、英国文化交流委员会、德国歌德学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等也在不断增进中欧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着中欧关系的发展。

  就在半个月前,中欧首次举办了文化高峰论坛。温家宝总理认为,这标志着中欧文化交流进入了新的阶段。“新的阶段”意味着新领域、新思维,而半个月之后的中国秦兵马俑考古项目欧洲获奖,为中欧文化交流“新阶段”提供了新的注脚,开辟了新的思路。

  交流促进开放,加深理解,催生包容,开放与包容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欧洲文明不仅仅是希腊和罗马文明的产物,也融入了犹太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成分。中华文明在古老华夏文明基础上,大量吸收了古印度佛教以及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域文明元素。历史证明,开放和包容是中欧文明连绵数千年仍充满活力的重要原因。

  文化交流,其效果可能没有政治经济交流那般立竿见影,却是一种持续厚重的力量,是一种“比政治交流更久远,比经济交流更深刻”的力量。在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恐怖主义、核扩散等挑战日益严峻之际,在全世界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人类需要重新审视文化力量的存在,而中欧之间持续、耐心而富有创见的文化交流,为此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中欧在文化交流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文明,在广泛的文明对话和交融中探寻应对未来挑战的答案,文化交流正以其厚积薄发的持续力,不断推动着中欧合作与共同发展。此次中国考古项目及考古专家获得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将成为中欧不断拓展的文化交流地图中的新“坐标”。  (作者 姜岩 系新华社记者)

编辑:李晨
一键转帖: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秦兵马俑考古捧得西班牙“诺贝尔奖”   10-10-24 08:41
·秦兵马俑考古捧得西班牙“诺贝尔奖”   10-10-24 08:35
·秦兵马俑一号坑首次发现皮质秦盾等文物(组图)   10-10-23 14:24
·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获“重宝”(图)   10-10-15 17:45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