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上涨,小吃店重新调整售价,做了新的价目表。
原材料上涨是小吃涨价的“推手”之一
■文/图 本报记者 张佳
凉皮涨了,肉夹馍涨了,油泼面涨了,砂锅也涨了……仿佛一夜之间街头的小吃就涨声一片,市民生活成本加大成了不争的事实。是商家酝酿已久的集体涨价行为,还是成本加大后的无奈之举,让人诧异不止的小吃集体涨价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情形……
家住吉祥村的市民王成贵常在附近的一个面馆吃饭,理由是这里的面分量足、实惠干净,一年多来一直保持着大碗4元钱的价格。一周前他照例去这家面馆吃饭,结账时老板却比平时多收了1元。其实,不仅仅是这家面馆在涨价,王成贵在自家附近再也找不到可以用4元钱吃到一大碗面的地方了。
街头小吃涨声一片
不光是王成贵,很多市民都发现经常光顾的小吃涨价了。最先反应的就是凉皮、肉夹馍,这两个在西安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小吃,价格最近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有0.5元~1元的上涨。“凉皮、肉夹馍现象”很快在西安街头的小吃摊点中蔓延,砂锅、烤肉、米线、油泼面、汽水……纷纷加入涨价阵营,让以前花6.5元就能吃饱喝好的“西安料理”(年轻人对凉皮+肉夹馍+冰峰汽水的戏称)成为了历史。
10月21~22日,记者在南郊的吉祥村、郝家村,西郊的土门,东郊的长兴路、兴庆路以及北郊的凤城三路一些小吃店和小吃摊点看到,很多价目表上的价格一栏都被打上“补丁”,新价格似乎已经执行了好几天。凤城三路附近一家砂锅店,原本9元一份的丸子砂锅已经变成11元,原本6元的纯菜砂锅现在已卖到8元。老板说价格是一周前调整的,除了1元一碗的米饭没涨价外,砂锅类都涨了2元钱。
在土门新市场附近,一家经营小笼包子的小餐馆也做了价格调整。原本3元一笼的包子现在售价3.5元,2.5元的馄饨和米线现在都是3元。店主小刘说:“我们是小本生意,附近的餐馆又多,不敢多涨,就只上调了5毛钱。”
在兴庆路附近,60多岁的王凤仙拿着手中的馒头不停地摇头:“去年一块钱5个馒头,今年3月份时是4个,现在一块钱只能买3个馒头了。”
调查发现,街头的牛肉饼由原来的2元涨到2.5元,煎饼果子从2.5元涨到了3元,茶叶蛋由原来的0.8元涨到了1元,涨价涉及的小吃种类不胜枚举,但也有极少数小吃店还维持原价,店主们表示这是为了能留住老顾客,可他们也不清楚这样的局面还能撑多久。
生活成本不停地“朝上走”
“连小镜糕都涨到2元了,小吃最近涨得快让人受不了了!”在北院门一个售卖传统小吃小镜糕的摊点前,大学生胡静静抱怨地说。上大四的胡静静特别钟情于小镜糕,每次来北院门都会买一个,0.5元、1元、1.5元、2元,她亲身经历了小镜糕的涨价史。“不足手掌大的小镜糕,现在卖2元,这让我每月的生活费更加吃紧。”
“我们家附近的牛肉拉面馆、凉皮店、米线店上周好像说好了似地统一调价了,每样都涨了5毛钱。”家住文艺路附近的市民林萍说,“上班忙,我的厨艺又不行,下班经常和老公在离家较近的餐馆吃饭。有时候来几个朋友,索性就一起下馆子了,每月仅在外面吃饭的钱就得好几百。这回餐馆一涨价,日常花销一下子增加了不少。回想一下,我们的生活成本总是不停地‘朝上走’。”
林萍说如果再涨价,她会考虑多回家做饭,说不定还会买几本菜谱仔细研究一下厨艺,以这种方式降低自己的生活成本。
在高新区一家公司从事财务工作的王晓芸最近和同事聊天的话题经常围绕涨价展开。“房贷涨了,油涨了,天然气涨了,连打车都得多掏一块钱了。这下单位旁边的小馆子也涨价了,除了工资好像能涨的都在涨。CPI就是随着我每天多掏出去的人民币一点点涨起来的。”抱怨的同时,王晓芸和同事们最终只能叹息“生活怎么这么累。”
也有一些网友对小吃涨价有不同的看法。西安网友“活着”说:“涨就涨吧,现在啥都涨,不让小饭馆涨,如果它们都关门了,我们上大餐厅吃还得更贵。”
物价齐涨 民生活成本高:
小吃肉夹馍:西安部分小吃悄然涨价 个别肉夹馍店酝酿提价
)“最近在外就餐,有没有感到有些小吃涨价了,街头煮熟的玉米从2元/个涨到了2.5元/个”、“现在消费支出节节攀高,部分最基本的小吃都不同程度调价,尤其是做小买卖的,估计利润空间收紧,赚不了多钱,靠涨价来维系吧?”【详细】
方便面:康师傅等方便面变相涨价引热议
连日来,关于康师傅、统一等方便面在外地悄悄“瘦身”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面饼减量不减价是否是变相涨价呢?记者就此走访了西安市场。【详细】
牛奶:市民称牛奶量少价涨 厂家称涨价和成本有关
最近, 有很多消费者反映, 牛奶价格虽然没有大幅度上涨, 但是包装容量却比以前变小了。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员称:“生产成本提高应是牛奶涨价主要原因。”【详细】
涨价大盘点:样样涨价生活成本大增 网友叹长安居不易
最近,西安市民发现家门口肉加馍、凉皮等小吃都悄然涨价。联系最近的涨价大军,网友慨叹西安的生活成本俨然已经上涨,当真是长安居大不易。让我们看看,我们身边最近有什么在涨价……【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