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视线
全国多地血荒背后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京报  2010-10-29 04:0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事实上,公众对于血液中心也有同样的不理解。

  昆明市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务员说,大家无偿献血,血站却通过市场手段卖给医院,医院再卖给患者,“我们担心献出去的血,会成为他人牟利的资源。”

  调查显示,这一观点在民众中颇具代表性。

  昆明当地一家媒体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市民不愿献血的原因有:觉得制度存在问题,“无偿献血,却有偿用血”;担心传染疾病;担心影响身体健康;献血没有得到实惠,缺乏动力等。

  作为献血主体人群的大学生,其实对献血也有顾虑。云南大学研究生王萍4年前在湖南献过一次血,她说当时是为了尝试,到云南之后,“也想过献血,但是有些人说献血感染疾病,就害怕了。” 她介绍,一些学校是通过年终评审加分等措施,鼓励学生献血。

  据央视报道,一项关于不献血原因的调查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担心感染疾病,占到46.4%。

  据赵建海介绍,目前认为献血影响身体的观念,还普遍存在。有一次,他给一个年轻人抽完血,没过多久,年轻人的母亲到采血车上质问:“为什么抽我孩子的血?”

  除了各种担心,有专家认为,献血的激励机制不够,无法调动献血者积极性。

  据了解,在实行自愿无偿献血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面临血荒困扰。例如美国的纽约,登记捐血的数目不及各医院需求量的一半。为此,不少地方采取对献血者各种各样的补偿,来鼓励积极性。

  根据我国《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需要用血时,免交费用;其配偶和直系亲属需要用血时,可以按当地的规定免交或减少费用。不过,据报道,现实中受血者必须先缴纳各种费用,然后再凭借有关手续办理免费和减免,整个过程非常烦琐,让不少人止步。

  此外,城市居民大多享有公费医疗或医保。免费用血的激励制度,对这些人群没有吸引力。

  期待政府强力支持

  杨通汉他们认为,对于无偿献血宣传不够,让公众对于献血有误解

  昆明血液中心工作人员认为,公众对无偿献血存在一些疑虑,很大原因是对献血本身了解不够。

  赵建海介绍,正规血站的采血用具都是一次性的,非常安全。献血可以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献400毫升血对身体没有影响。

  而就用血本身,他说其实是免费的,“按照国家规定,我们以230元每单位(200毫升)卖给医院。这并不是血液本身的价值,只是收回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

  他介绍,血液采集后,要经过几道程序的加工,其中检测耗费成本最高。例如要检测艾滋、肝炎、核酸等。

  他说一个血站一年的费用大概4000万,都由政府承担。此外的一些费用,则通过血液本身收回成本。

  董伟群也认为,民众对医院有误解,她称血液都是“原价给患者”,增加的是人工、治疗等费用,“血液是不算钱的”。

  不过,这方面的“内幕”,并不被公众熟悉。

  杨通汉认为,现在对于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他说昆明血液中心一年的宣传成本100多万元,“都是要自己想办法”。

  他介绍,昆明血液中心会跟本地媒体合作,宣传献血知识。采血车也会在街头发传单。但宣传效果不明显。据了解,在供血问题解决比较好的深圳,献血知识宣传是滚动播出的。

  杨通汉认为,这方面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资料显示,日本是相对好地解决了供血问题的国家。日本在1964年作出了《关于推动无偿献血的决定》,把能发动的部门和能利用的一切宣传工具调动起来,在各市、区、镇、村及保健所都设立了协议会。并以法律形式规定官员必须带头无偿献血,例如都、道、府、县官员每年献血一次。规定每年7月为献血活动月。在中小学开设献血知识课,并组织学生到血液中心参观等。到了1973年,日本的无偿献血即完全保证了全部临床医疗用血。

  杨通汉认为,要彻底解决血荒,需要政府加大对无偿献血的支持力度,借鉴成功经验,建立献血长效机制。

  血荒刺激下的“觉醒”

  这次血荒也不一定全是坏处,起码让人意识到无偿献血的重要性。

  目前,在媒体集中报道下,昆明市血荒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昆明市血液中心正在筹措资金,在呈贡大学城建设一个献血屋,预计12月能投入使用。

  10月26日,市血液中心储血量有了一定回升,达到11万毫升。“还是不够,这点血2个小时就能发完。”杨通汉说,虽然血荒有所缓和,“缺口仍然巨大”。

  李开红说,媒体报道后,“有时一天会有200多人献血。还有知道血荒后,全家人来献血的。这次血荒也不一定全是坏处,起码让人意识到无偿献血的重要性。”

  昆明的医院鼓励病人“互助献血”,发动亲人、朋友献血,病人可获得优先输血。

  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王新华献了300毫升血,随后妻子黄绍波得到了优先输血。

  不过这远远不够。没过几天,王新华又想献血,被阻止了。医生告诉他,献血要间隔6个月。妻子等不下去。王新华苦苦哀求其他病人,把血让给黄绍波,最终有三个人答应。

  但是,住院十多天,王新华他们的钱已花光了。“带来的3万元花光了。欠了4000多元,医院现在停止了用药。”

  王新华说,如果医院没有缺血的话,就能及时手术和治疗,“也不会拖到现在。”他说,到现在,引产手术做不了,黄绍波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了。

  据了解,出现血荒后,昆明一些医院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些病人主动出院,准备等有血了再去做手术,“不然在医院干等着,还要交住院费”。

  (注:本报记者王荟对此文亦有贡献)

编辑:温磊
一键转帖: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