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网消息(记者余丽娜)电动车在二桥上被“堵”死,如何才能解决?近日,网友“阳光下”在汉网论坛发帖《公交“载电动车”过江的设计方案》,希望以此解决电动车过桥问题,缓解二桥的交通压力,引发了网民的热烈讨论。
该网友设计的“人车载入式”公交车,是将一般的公交车改装,车门宽3米多,把普通公交的车门由左右关闭改为上下关闭,下边横门为电动车、自行车上下坡,机动车上下后自动关闭。车厢不设座位,改为电动车、自行车的停车位。可在长江二桥下麻阳路和徐东村两点设置车站。此设计方便非机动车过长江,是一种城市运行的环保、安全、快捷的公交车。

记者通过了解,原来该网友是一位聋人,平时喜欢摄影和三维动画,三维动画是自学的,曾设计了“武汉市候车亭”、“江滩星光大道”等,其中“江滩星光大道”的设计方案被政府采用。
许多网友对此设计表示欣赏,但对“人车载入式”公交推广并不认同。 网友“日不隆冬”称:这是创新思维,是个小改进,这种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动脑筋的态度是非常值得鼓励的。同时他也提出了建议:武汉应该大力发展水上公交系统,仅仅凭几条轮渡是肯定不够用的,公交系统应该尽量提供多种过江方式,分流过江人群。
网友“沙湖11楼”则认为,这个设计实际上是在侵占有限的交通资源,也有悖于电动自行车的低碳绿色理念。其实,每一种交通工具都有自己最经济、最科学的出行距离和规律。譬如,自行车,一般出行距离两三公里为宜,每天骑行六七公里甚至上十公里的,毕竟是少数;电动车可能远一些,但如此兴师动众,只是为了突破不让过二桥的禁令?
也有网友对此方案表示赞成,网友“冽洌泷”认为此方案可行,线路限制在只过桥摆渡,2元/次,大概一辆可以放10台左右,由于线路短,可以不设置座位,实际上是个公交型货车。通勤车辆从大桥两端循环发出,应该是可以盈利的!
记者就该网友的设计方案咨询了公交部门负责人,该负责人称该方案设计非常新颖,但是未经专家认证,还不知道能否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