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路单
晚高峰堵车最严重 21公里跑了快三个小时
“自从9月份以来,公交车正点到达的太少了。”郭利翻着六公司所有车辆的调度行车路单说,路单上的行驶时间显示,道路拥堵越来越严重。
以18路公交车为例,从城南客运站到城北客运站,单程全长为18公里,正常运行时间为60分钟。郭利拿出了一辆18路公交车10月份以来的路单,10月22日,周五,中午12时42分从城北客运站发车,平峰时段,到达城南客运站要比正常运行时间晚了19分钟,耗时79分钟。再看晚高峰,下午5时33分从城北客运站发车,到达城南客运站迟到了39分钟,18公里的路程耗时99分钟。
再以601路为例,10月25日下午5时16分从中登家园发车,抵达大唐芙蓉园终点站,全程21公里,耗时123分钟,比正常运行时间迟到1小时。
记者翻了一些线路的路单发现,早高峰时段在上午7时至8时30分,晚高峰时段在下午5时至7时,两个高峰期间,公交车几乎没有正点到达的,迟到半小时至1小时是正常的事情。“晚高峰要比早高峰堵得厉害。”郭利说。拿出601路10月25日一天的路单,40个车里,晚高峰迟到的时间,有44分钟、56分钟、70分钟、85分钟、94分钟,甚至112分钟。“这辆车晚高峰迟到112分钟,也就是说单趟运行了172分钟,21公里的路程跑了快三个小时。”郭利无奈地说,道路拥堵造成公交车无法正点到达,带给乘客的是等车间隔的加大,带给公交司乘人员的是工作时间的延长。
公交难题
理想时速为15公里 高峰平均时速才8公里
有这样一组数据,2007年以前,西安公交每天乘载乘客数量为217万人次,如今,公交日客运量达到了410万人次,几乎翻倍。从2007年至今,西安公交车数量增加了1000多辆。公交车每年在增加,可是市民乘车难的问题却一直存在着。“如果不堵车,运力肯定够,但车辆全部拥堵在路上,周转太慢,市民等车的时间肯定长。”西安市公交总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西安的公交线路,配车数量都不算少,高峰发车间隔大多在五分钟以内,600路、215路、611路等大线更是以车多出名,然而到了早晚高峰,市民在线路上等车的时间远远长于发车间距,有时候一等就是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
目前,西安市城区共有228条公交线路,6881台公交车,公交线路总长度为5333.55公里,线网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2.67公里的公交线路。西安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公布了这样两个指标,西安的公交拥有数量标准为每万人拥有公交车14.58标台(根据不同的车型换算出来的统一单位),市民依靠公交的出行方式占到了所有出行的36.61%。在管理者看来,这两个数据走在全国前列,可以和北京、上海等多样公共交通的城市相提并论。
马旭说,从实际的运营来看,运力还是显得很紧缺。道路不畅通,周转不起来,6000多辆车只有4000辆的运力。“我们当初定位的理想时速为15公里,现在呢?高峰时段公交车的平均运行时速才8公里。”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如果用常人跑步速度测算,30-39岁年龄的人,12分钟能跑1.8-2.6公里,平均时速在9-13公里,优秀锻炼水平超过2.6公里,平均时速超过13公里。
在业内人士高先生看来,除了道路拥堵外,公交乘车难的另一个原因是,公交线路客流分布的严重不平衡,公交IC卡五折的消息之后,西安市98条可刷卡线路乘客爆满,而130条非刷卡线路的经营者,却在为日渐下滑的客流担忧不已。“大多数市民出行,还是选择便宜的刷卡线路。”记者了解到,以前,从西京大学到钟楼,除了无人售票的公交215路外,还有一条公交线路是有人售票的229路。但自从公交卡五折之后,229路公交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配车从20多辆缩减到13辆,而可刷卡的215路公交车不断地增加车辆,配车高达95部。出入西门的市民经常能看到215路起点站排队的壮观场景,从起点站西门,尚未到钟楼,必然客满。“哪些车难坐?主要的是可刷卡线路车难坐。”西安一公交论坛版主“天罡”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