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公交车251路停靠在南窑头站台前,由于上车的人太多,令下车的人也要挤下车。
11月8日清晨7时许,西安,308路公交车外事学院北校区站台前,前后车门都挤满了乘客。
【网友实拍西安挤公交场景】
缓解交通拥堵,全世界的国家恐怕都是一样的原则——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然而,在西安或者我国的很多城市,由于拥挤不堪的公交车,不少人放弃了依靠公交出行的想法,购买私家车,随之带来的是更加拥堵的交通。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大参与者。公共交通如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为西安缓堵做出贡献,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课题。
换乘路线
宁可步行一段路 也不愿堵到路上
家住西影路新疆三所的刘鹏在高新区高新路上班,路程大约12公里。每天上下班,他都要和站牌处黑压压的人群一样,愤然不顾地挤上公交。然而天冷以后,刘鹏发现,他乘坐的400路公交越来越难坐了,经常过去三四辆,人挤得满满当当的,他干着急上不去。“人都快贴到玻璃上了,站都站不上去。”刘鹏说,好不容易上了公交车,公交车却堵得寸步难行。400路公交车所经过的吉祥村、小寨、大雁塔等站,都是人流量超大的地方。
一次下班高峰,刘鹏决定换个乘车线路,他在高新路乘坐308路公交,走南二环一直到西部家具城下车,再走1公里多就到了他家。“我宁愿多走几站也实在不愿意堵到路上。”换乘以后,刘鹏要比以前多走2公里的路程,但耗费的时间要比原来少。首先,308路很少出现挤不上车的情况;其次,南二环的拥堵状况要比小寨西路、东路好一些。
李涵是西安一公交论坛的网友,对于公交线路的走向、配车,他特别清楚。正是由于对公交线路的熟悉,李涵出门总是先选择好出行线路。以上下班为例,家住大雁塔附近的他在凤城三路上班,大多市民的选择都是在小寨倒车,再换乘600路、K618路等大公交线路,但对李涵来说,走中轴线上班,是个跟时间赛跑的选择,有时候不可控制。“中轴线人流量太大,等车的人多,通行缓慢。”李涵选择的是,在北池头乘坐801路公交一直到太华路,再步行1.5公里。“尽管远了点,但至少我不会迟到。”
对于上班族来说,怎样科学地坐公交?李涵说,重要的是看一条公交线路的等车难易度和拥挤程度,如果一条线路的公交车连着来了三四辆都挤不上去,那最好就做别的选择。
乘车体验
一站路用了6分钟 光等乘客上车就3分钟
11月1日,星期一。
上午7时43分,记者在陕师大新校区的起点站坐上一辆600路公交车。对于大学城附近的站点来说,看不到周一上班早高峰的情景,600路公交车以两三分钟一站路的速度顺利行驶着。
7时51分,公交车到达金堆城小区站,车厢内一下子坐满了人。
8时05分,抵达航天大道西口站,一下子上来13个人,车厢内开始拥挤。
8时08分,公交车到达三森国际家居中心站,站台上黑压压的人。到站上了十几人之后,车厢再也容纳不了更多的人了,司机师傅不断地疏导着:“上车向后挪,后面还有空。向上站,实在上不来坐后车。”
同时,这一站附近,长安北街的车流量突然增大。从三森到电视塔,短短的一站路,600路用了6分钟,光是在三森一站上客,就等了3分钟。
过了电视塔以后,公交车开始驶入公交专用道,但在长安南路的大部分路段,由于公交专用道和其他车道没有隔离,不少社会车辆随意变道,驶入公交专用道。同时,一些公交车进出站时,为了绕过前方排队的公交车,也随意地开入社会车道,进出站拐弯时,能一下子占用两个社会车道。
8时19分,600路到达政法大学站,客流量又开始增大。好不容易挤上了公交,两名乘客因为拥挤起了争执,公交司机赶紧劝说:“都理解一下,高峰就是这,别吵了。”
8时37分,到达南稍门,公交专用道和其他车辆以绿化带分隔开来,专用道才发挥了其真正的作用。公交专用道里的公交车,明显比其他车道的社会车辆通行得快。
车辆过了南稍门之后,几乎也是两三分钟一站路快速通过,从南门外到北门只用了10分钟。“今天确实不堵。”与记者同时段体验拥堵的公交六公司运调科工作人员郭利说。上午7时整,她在中登家园乘坐了一辆601路公交车,7时19分到达北稍门,7时25分到达北关。平时两分钟通行的这一站路,因为上客时间长,用了6分钟。其余路段都正常。
|